《中国建设报》绿韵水秀 江中花洲

01.09.2015  11:10
 

奔流入海的浩浩长江,在这里化为百里长湖;沧海桑田的中华文明,在这里聚成江洲文化。宽广激荡的长江水赋予了她清新灵动的生态环境,江伴园、园融水、水蕴绿,这就是镶嵌在扬子江中的璀璨明珠——扬中。

扬子江是南京以下长江的旧称。扬中,因地处扬子江之中而得名,是长江中的第二大岛,全市由太平洲、中心沙、雷公岛和小泡沙4个沙洲和周围长江水域组成,总面积332平方公里,人口34.11万,其中建成区面积14.43平方公里,人口11.73万人。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生态市、江苏省文明城市、江苏省园林城市等荣誉称号。

扬中是长江中唯一一座县级市,也是一座年轻的城市。历史上有人居住只不过二三百年,独立置县仅一百余年。从2009年起,扬中市以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为抓手,以建设“水上花园城市”为主线,确定了“绿韵水秀、江中花洲”的创园主题,加快绿色扬中、和谐扬中、生态扬中建设,已累计投入37亿元资金用于园林绿化建设。如今的扬中,建成区绿地率达33.64%,绿化覆盖率达37.26%,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0.77平方米,俨然变成了一片碧水环抱的神奇绿洲。一座平畴沃野、田园风光的绿韵花洲城正日益彰显她的独特魅力。

芳洲共建共享,城园共融共生

千年绿岛焕新颜,一品园林映水中。”扬中市地处素有黄金水道之称的长江中下游,“扬子江中岛”的独特格局、滨江临水的自然禀赋,都让这里的生态绿色格外醒目。

2009年,扬中市在成功创成江苏省园林城市的基础上,趁热打铁、乘势而上,把创建国家园林城市作为推进“四城同创”的重要内容,精心组织,周密部署,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形成了组织有力、责任明确、保障到位、齐抓共创的良性工作机制和全民动员、全社会广泛参与的浓厚创建氛围。近年来,扬中市以新型城镇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为引领,紧扣“最美扬中”建设,围绕“生态市、旅游岛、江中城”的城市发展定位,以文为脉,以景为轴,以面显城,以线连景,以点增彩,打造园林精品,美化人居环境,初步形成了“水绿相映、城在林中、人在园中”的特色风貌。

扬中市充分利用所处位置的特殊性,强调生态扬中、绿色扬中,并依据新修订的《扬中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完成了《扬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扬中市城市绿线规划》,确定以“滨江显绿,指状渗绿、双环秀绿,芳洲溢绿”的绿地结构来彰显“绿韵水秀、江中花洲”的创园主题。出台了《扬中市城市绿线管理办法》,编制了《扬中市蓝线规划》,坚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着力打造生态健全、功能完善、环境舒适、清新秀美,景色怡人的“水上花园”。

时至今日,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大大小小的公园、游园、广场,精心布局,异彩纷呈。滨江公园曲径通幽,水园交融,城北公园功能完善,闹中取静,城西公园碧水流觞,意蕴深远,城南公园绿茵婉转,婀娜多姿。尤其是面积近千亩的园博园作为江苏省首个县级市承办省级园艺博览会留下的永久性现代精品公园。充分挖掘滨江临水的生态优势、湿地资源和岛屿文化,将水的灵秀、湿地野趣、地域文化和现代园艺完美融合,千娇百媚,精彩绝伦。从空中鸟瞰,恰如一艘荟萃了江苏优秀园林园艺的长江“诺亚方舟”。5座公园相得益彰,交相辉映。园内各种指示牌、便民娱乐休闲设施等一应俱全。应急避难场所实施率为72%,可容纳避险人数约8万人。市民们出门入园,在清新的“城市氧吧”中休闲娱乐,尽享繁华中的野趣和宁静。

凸显大江风貌,展现田园诗意

一座“我送亲人过大江”的主题雕塑,屹立在长江岸边的渡江文化园中,将扬中人民参加渡江战役的英雄事迹定格为经典,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随风摇曳的芦苇,像是那壮观江堤的仪仗。一排排水杉、杨柳、意杨掩映在条条绿色长廊中,它们是勇敢的卫士,是太平洲坚强的保障,共同守护着宝岛扬中的自然生态环境。

扬中市按照“布局合理、生物多样、景观优美、特色鲜明”的建设理念,重点打造“绿岛、绿景、绿廊、绿园、绿源”五大工程,开创了岛城人与自然同步发展的新境界。

水韵芳洲碧连天,扬子江畔翠意浓。”自2009年起,扬中市启动了环岛绿色长廊建设工程,加快推动环岛江堤沿线绿化造林。对120公里环岛江堤,根据岸线利用要求,绝大部分规划了宽100米~500米不等的环岛绿化景观林,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一批独具江岛特色的意杨林、杞柳林。

扬中素有“水上花园”、“江中明珠”的美誉,通过成功举办第八届江苏省园艺博览会,引进江苏省中科院植物研究所(南京中山植物园)技术,改造园博园,提升园林园艺档次,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开展科学知识普及。先后建成城北公园、城西公园、滨江公园等城市公园,通过结合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城中村改造,提标改造明珠广场、江洲广场、长寿园等处城市绿地。城区公园绿地面积126.32公顷,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达83.08%,全市生产性绿地达23.51公顷。

绿随路建、绿伴水生、绿韵岛城。三年来,扬中市坚持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中,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绿化建设,先后完成了园博大道、扬中大道、中电大道、长江路、春柳路等道路绿化改造提升,城市道路绿化普及率达98.86%。垂柳、香樟、法桐、栾树、银杏,花树相映,乔灌混搭,错落有致,疏密相宜。因路造景,因景配绿,一路一树,一街一景,树木挺拔秀丽,碧草鲜花遍地,盎然绿意阻断了城市喧嚣,徜徉在大街小巷,就像置身于条条生态走廊,令人心情舒畅,神清气爽。扬中境内地势低平,港河沟渠纵横交错,为此,扬中以河道为水廊,先后建成了三茅大港风光带、明珠湾风光带、张家港风光带、丰收河风光带、新扬河风光带、扬子河风光带,在这些生态廊道中,花架曲径亭台依水而建,休闲健身设施临水而设,市民们亲水,乐水,穿行于清水之间,嬉戏于碧波之旁,悠然自得,共享天伦。

扬中面积虽小但村埭稠密,华屋亭亭,为此,扬中以水绿、田野、民居为元素,努力显现田园诗意和生态绿岛的大江风貌。新建、改建居住区绿地达标率96.53%,城市公共设施绿地达标率97.1%。

坚持生态优先,建设最美扬中

扬中,江水环抱,风光旖旎,湿地资源非常丰富。为了保护湿地,扬中市制定城市湿地资源保护规划和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加快在滩涂沿线完善和建立长江湿地生态系统。建立国家级“河豚种质资源保护区”,通过生态放流、堤岸防护、湿地修复、种质保护等多种手段,保护和修复包括河豚鱼在内的多种水生生物资源,“护航”长江生态,打造“长江绿肺”。

五桥汇通连四方,绿韵花洲太平时。九十年代,万里长江上第一座地方集资的长江大桥——扬中长江大桥建成通车,从此,袖珍宝岛扬中不再与世隔绝。随着扬中二桥、三桥、泰州大桥等陆续建成,扬中已从沿江的边缘城市一跃成为联系沿江南北的区域性节点城市。随着“一岛五桥”格局的形成,各类交通设施成了它化蝶飞翔的翅膀。三年来,扬中市先后完成了扬子中路、扬子西路、中电大道、江洲西路、明珠大道、迎宾大道、迎江大道、金苇路、建设路、长新路、新扬南路等城市主干道路,逐步形成了四纵四横的道路网络。

扬中市在加快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的发展战略,积极推进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圆满完成总量减排任务,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深入开展蓝天工程,不断提升环境监管能力。城市空气质量、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地表水主要控制断面水质均已达标。全市区域供水内网实现全覆盖。历时三年投资1.1亿元的市区域供水农村内网改造工程圆满完成,受益人口25万余人。城区整洁卫生、秩序井然,城市热岛效应强度 0.5~0.2℃,城市节能建筑比例为69.8%。城市污水处理率85.7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市道路完好率97.85%,林荫停车场推广率78.2%。

在城市功能逐步完善的同时,扬中社会事业蓬勃发展。社区教育、医疗、体育、文化等各类设施配套齐全。住房保障率100%,主要道路、公园、公共建筑等公共场所均设有无障碍设施。

万里长江呼日出,千年绿岛应潮生。”这充满生机的绿色岛城,是创建国家园林城市的付出与收获,这律动着江洲精神的别样风景,是扬中人民大步流星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铿锵足音。

在精致上落笔,在细节上着墨

大江奔腾欲何至,天落三岛集于此。基于特殊的地理环境,扬中市在建设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中,注重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大力推进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滨江公园所在地本是沿江滩涂湿地,扬中市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和植物景观,因势利导,因物造景,保持其生态原貌,融入扬中独特的文化元素,打造出一个集生态保育、科普展示、观光休闲为一体的长江湿地游憩公园。城北公园利用废弃池塘营造水面,堆土成丘,营造了一个城区综合性公园。江洲广场西南角本是城市废弃地,改建成一个城市小微湿地。在建设过程中不盲目填沟平塘,而是对原有水系进行适当整理,栽植水生植物净化水环境,并积蓄雨水,达到绿化浇灌用水自给平衡,还市民一个水清岸绿的环境。原先的臭水沟、城中村,取而代之的是树木葱郁的沿河湿地景观带。如此精致巧妙的城市建设工程,令人钦佩建设者的独具匠心。此外,节能材料、生物病虫害防治在公园绿地中得到广泛应用。园林部门还在单位庭园、墙面、护栏等地推广立体绿化,在滨河、道路、公共绿地播撒自衍宿根花卉,在有限的空间取得良好的景观效果。积极采用透水混凝土铺装、太阳能照明和园内水体“自给自足”喷灌系统等节能减排技术,彰显了绿色生态示范效应。

扬中建城历史短暂,东晋时期,仅有几个露出水面的零星沙洲,清代沙洲相连,始称太平洲,历史文化资源并不丰富,仅有一处省级文保单位培根师范旧址,已受到良好保护,此外,太平禅寺恢复修缮,三株古银杏都建档挂牌,古树名木保护率100%。

与此同时,扬中市致力精益求精,追求高水平管理。着力把“城乡一体”贯穿于城市规划和绿化建设之中,实现建筑线和绿化线双线同划,整体推进。实行绿色图章审批制,严把新建、改建和扩建项目的绿化审核关,确保建设项目绿化指标全部达标。相继出台《扬中市城市绿化管理实施办法》、《扬中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等配套文件,完善园林绿化各类管理制度。建立城市园林绿化数字化信息库及共享平台,积极探索和推行公园绿化管理体制改革,逐步实施管养分离,把公园绿地的养护工作全面推向市场,提升群众满意度,切实巩固和扩大绿化建设成果。

2015年8月28日《中国建设报》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