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建设报》无锡信息化监控地下管线

03.04.2015  18:49
 

本报讯 通讯员 王璇 苏仁轩 报道 日前,江苏省无锡市规划局公布,2009年至今,无锡已完成建成区约380平方公里的管线普查。粗至直径2.4米的安全供水高速通道,细到直径二三十毫米的交通信号线,11类22个权属单位的管线均纳入综合信息系统,无锡市在江苏率先迈入了地下管线有据可查、有章可循的大数据时代。

自2009年4月起,与地铁建设前期勘探同步,无锡市历时两年半完成了3个老城区以及锡山、惠山、滨湖、新区的城市连片区域的地下管线“体检”,探测管线长度约17800公里。普查中发现,该市解放环路以内的地下存有不少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泥自来水管和上世纪80年代的煤气管,管道“超期服役”现象严重。为此,无锡市政部门结合老城区路面改造,逐步实施了地下管网更新。2012年以来,无锡全市动态更新信息的地下管线达2300公里。

据了解,以往经常出现的路面反复开挖这一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便是施工单位不清楚地下管线情况,缺少统筹考量,顾此失彼后只能多次纠错。现如今,地下管线的精准信息从工程项目的规划设计环节即导入,保障新建、改扩建道路只开挖一次路面,施工后一次性恢复,原则上5年内不再重复开挖。

除动态更新地下管线信息外,该市还开发出信息系统的地下管线纵横断面分析、碰撞分析、寿命预警分析等功能,为维修养护部门提供参考。下一阶段,无锡全市将展开对高压燃气管、成品油输送管等易燃易爆的地下危险品管线的专项普查,并将其纳入信息化监控。

2015年3月30日《中国建设报》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