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 打造阳光高效服务型农机监理所

02.03.2016  22:19

  随着农机化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机手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全社会对规范行政执法的要求越来越高,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既是新农村建设和农机化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也是努力提高农机安全监管水平、树立农机执法权威的迫切要求。淮安市农机安全监理所在执法过程中,加强规范化建设,着力打造阳光高效服务型农机监理所。 

  一是强化农机监理法制意识,坚持依法执法。加强组织领导。市农机局成立了一把手局长为组长、管理处和市农机监理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履行依法行政职能,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努力形成工作合力。依法履行职责。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把规范行政执法作为农机安全生产工作的基本准则,全面提高农机依法办事、科学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强化目标考核。成立了农机安全生产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专题会议,及时研究和解决农机安全生产、执法规范化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全市以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的形式,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依法管理责任等落实到部门,落实到基层,落实到岗位,努力构建全过程、全方位的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二是公开农机监理行政执法事项,推行阳光执法。推进管理信息公开。市农所结合工作实际,加大农机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宣传力度,设置安全生产宣传栏,及时公布相关农机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农机监理工作流程、收费依据、服务承诺制度全部在监理服务大厅公开上墙,方便机手了解,接受社会监督。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市所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健全完善的行政执法公示和告知制度,依法依规公示和告知执法主体职权,行政权力网上公开透明运行。加强农机执法宣教。通过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纸等新闻媒体宣传农机安全生产政策和国务院及省《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充分利用“平安农机通”移动信息平台,定期发送农机安全生产相关方针政策和惠民便民举措的信息,组织全市农机监理执法人员和农机手参加省《条例》网上答题知识竞赛,提升农机监理执法人员业务素质,增强农机手守法意识。 

  三是加强农机监理制度建设,实行规范执法。规范源头管理。严格执行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注册登记安全检验及驾驶证申领等规定,积极创造条件,配备必要的硬件设施,改善和规范驾驶人考试场地,切实把好农机源头管理关。规范隐患排查整治。每年,农机安全整治均被市安委会列为全市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之一,加强农机安全整治;在夏季大忙前,市农机局、安监局、公安局交警支队联合组织开展农机安全大检查,积极推进农机交通警务室建设,将联合整治常态化。做好农机事故防控。修订完善农机事故应急救援演练预案,建立健全农机事故应急领导机构、现场应急救援指挥机构和日常管理机构,提高农机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反应和处置能力。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市所结合农机工作实际,遵循公正、公平、公开原则、过罚相当原则、处罚和教育相结合原则,对涉及农机监理37项行政处罚的裁量权予以细化、量化,建立农机行政处罚权力事项的自由裁量基准。 

  四是推进农机执法队伍建设,促进文明执法。加强培训学习,提升执法能力。每年坚持以农机监理员年度审验培训班形式,组织监理人员学习涉及各项农机监理的法律法规和政府的有关政策文件,加深农机监理员对有关法律条款的理解和掌握。实行文明办公制度,优化窗口服务。农机监理服务厅推行“微笑”服务,农机手来有迎声,去有送声,为机手提供“四个一”,即一支笔、一副眼镜、一张样表、一杯热茶,用“四心”即热心、诚心、耐心、责任心为每一位机手服务。规范执法行为,促进文明执法。做到三个坚持:坚持持证执法,市所执法人员证件齐全,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坚持做到亮证执法;坚持公开执法,把所有执法依据、执法程序、执法内容和执法人员积极向社会公开;持文明执法,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能自觉做到不粗暴、不蛮横,讲理性、讲理智,推行说理式、人性化的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