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建设“强富美高”新镇江目标奋进   

21.01.2016  09:35

  

  在今年两会上,镇江市长朱晓明作市政府工作报告时称,“十三五”努力建设“产业特色鲜明、综合实力更强的新镇江;民生加快改善、百姓更加富裕的新镇江;生态品质领先、更加美丽宜居的新镇江;社会充满活力、更加和谐文明的新镇江。

  规范市场推陈出新

  按照节水新国标,家庭若换上新标准的节水器具,能节约多少水量?政协委员张宁生说:“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业内人士给出了一个测算模型。平均每个家庭月用水量为12立方米,其中厨卫用水量达9.6立方米。如果按新节水标准可节约厨卫用水量30%,那么每个家庭每个月可节水2.8立方米,折合水费8元多,一年下来便可少缴水费近百元。以市区常住居民43万户口径计算,一年市区可节水1486万立方米。参照金山湖蓄水量329万立方米测算,相当于年省出4.5个金山湖,这还是相当可观的。

  为此他提出鼓励生产推广应用国家新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的建议:1.市政府应大力宣传,在广播电视报纸以及互联网等媒体上,宣传应用国家新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的益处。同时还要利用公益性广告栏(牌)进行宣传。2.市政府今后新建大型建筑、公园景点、办公场所、医院、会议室等公共场所应率先进行示范应用国家新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3.对于市场上未按新制定的《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国家标准生产销售的冒牌货,应加快进行清理整顿。4.对符合新制定的《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国家标准生产销售的节水型卫生洁具应尽快纳入政府招标采购目录。5.加快建立考核体系,凡是公共事业场所未用我国新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生产的卫生洁具,应实行一票否决制。6.加快设立举报奖励基金,对于新建公共事业场所未用我国新标准《节水型卫生洁具》(GB/T 31436-2015)生产的卫生洁具,应鼓励人民群众积极举报,如情况属实的,应该对举报者进行奖励。

  畅游镇江提档升级

  镇江市旅游业的优势在哪里,短板是什么,把旅游业打造成镇江市服务业的第一支柱产业应重点从哪里发力?

  对于优势,人大代表纪东说:“我市旅游业的优势,一是历史悠久;二是山、水、城浑然一体,城市与青山绿水交相辉映,长江运河在市区交汇,山虽不高,却都是文化名山;三是历史上名贤辈出,在镇江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与千古流传的佳话;四是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四通八达。

  短板是什么?他认为:“我市是只见满天星斗不见一轮明月。我想这是制约我市旅游业的一大短板。许多外地游客并不将镇江作为旅游目的地,往往是匆匆而来匆匆而去,甚至是一走而过。

  那么,如何将旅游业打造成第三产业的第一支柱?他认为,一是创新理念,走特色发展之路,全力打造镇江旅游产品的“月亮”。旅游目的地,应当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唯一,就是我有人无;或者是特色。可以在发挥镇江市历史文化优势的基础上,选择适当地点,高层策划,精心设计,打造独具镇江特色,在形象、内涵、规模上都在一定范围内独一无二的旅游产品。

  二是统筹兼顾,走协调发展之路,使星星同样熠熠生辉。近年来,镇江市轰轰烈烈地建设了一些新景点,如投入重金,建设了南山西入口、北入口和南山绿道,可以说非常成功,受到广大市民的称道。不能一面建设豪华的入口,一面却在核心景区留下如此让人无法容忍的败笔。在重视景区建设的同时,要注重各景区内部管理细节问题。细节问题看似无关紧要,但会给旅客带来遗憾,也会在一定程度上产生负面影响。景区的形象如何,不仅取决于景区本身建设与管理水平,也涉及到与景区相邻的环境的协调问题。周边环境与景区在风格、体量等诸多方面是否协调,对景区影响很大。环境协调还包括城中河流特别是古运河美化与水质问题。

  近年来,扬中市旅游业得到一定的发展,但与镇江及周边市(区)的融合联动还不够。加快推进镇江区域范围内旅游业发展的良性互动,强化市(区)之间的合作势在必行。为此,人大代表解春玲提出支持扬中旅游发展的建议:

  1.在镇江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中,突出扬中的生态旅游、乡村旅游、江岛旅游,把扬中纳入镇江文化旅游名城建设体系之中。

  2.在整合全市旅游资源、设计旅游线路时,建议将扬中的园博园、现代渔业产业园、雷公岛低碳旅游度假区等旅游休闲景点与镇江范围内的相似景区统一规划设计,开发专题旅游线路。

  3.重点支持扬中的长江岛屿漫游、城市时尚运动、江鲜美食体验于一体的城市旅游新业态发展,避免与镇江市范围内旅游项目的同质化竞争。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据有关方面信息,全省13个大市中,镇江连续第三年位于全省第五的水平。在省教育现代化建设水平监测中,镇江综合实力位居第五,群众满意度位列全省第一。

  2015年9月9日,教师节前一天,镇江市政府2015年157号文,以市教育局、市财政局、市人社局和市编办的名义,联合出台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意见》中有五个方面具体内容:努力构建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加快完善教师专业培训机制、探索创新教师管理体制机制、依法保障教师合法权益和合理待遇、积极营造教师队伍建设的良好氛围。五个方面共有23条。其中绝大多数都是真招、实招,有的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妙招。据悉,其中第10条“探索‘县管校聘’管理体制。”让很多教育人警惕,产生了较大的议论。它的意思是:“开展义务教育教师队伍‘县管校聘’管理改革试点,使教师由‘学校人’变为‘系统人’,打破教师交流轮岗的管理体制障碍。”有人认为,这里的逻辑起点就错了。如果我从“学校人”变成了“系统人”,教师的归属感就会大大地失去,没有了归属感,哪里还有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还有人认为,这一条与我们教育局大力推行的“简政放权,增强学校办学自主权”的主张是矛盾的。校长如何去管理并不属于他学校的“系统人”教师呢?校长的人事权被削弱了,事实上现在的校长早就没有了人事权,他哪来的办学自主权呢?而人大代表刘正才认为,这个试点工作恰恰就是要把人事权还给学校和校长,真正意义上的聘任环节有可能被打通,聘任权将真正回到学校和校长手中。把“县管校聘”写进十三五规划,是需要改革的勇气的。

  如何真正有效推动教育的均衡化发展呢?刘正才认为,县管校聘的人事改革有个过程,需要先试点;薄弱学校的硬件水平的提高可以尽快去做;特别是老城区学校的布局调整要联合市属学校的布局尽早到位。那么,教师每年15%交流对提升薄弱学校的质量的效果到底如何?刘正才认为,这是迅速拉平学校办学水平的一济猛药,但不一定是良药。实践证明,教师交流的阻力非常大。于是,为了减少教师交流的矛盾,教育行政部门普遍的做法是把交流经历与晋升、提拔挂起钩来,还有就是缩短交流时间,一般不超过两年,有的只有一年。可这样的短期交流,实际效果就大打折扣了。许多在原来学校工作的教师表现得非常优秀,而到了新的环境,适应需要半年,工作实际效果并不如想象的那么好。这里的关键原因在于交流教师的临时观念,反正就两年,很快就过去了。

  如果要真正实现教育的均衡,改变薄弱学校,对绩效工资方案的修订和完善不可少。

  工业绿色转型升级

  近年来,镇江市始终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严格执行主体功能区规划,开出项目准入的“负面清单”,加大“一湖九河”的整治力度,开展东部和西南片区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关闭小化工企业累计达347家,持续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工业绿色转型发展存在的困难问题,一是高耗能、高占比的重化工业结构尚待改善。二是经济下行的压力影响企业绿色改造积极性。三是推进绿色发展的体制机制尚待完善。四是工业节能减排的空间逐步收窄。

  人大代表张炳良提出建议,一是强化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组织领导。工业绿色转型发展,是一项需要多地区、部门和企业共同参与的工作,因此必须加强领导,强化考核。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在对各辖市区人民政府及市各有关部门的考核中,将推进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相关指标纳入考核范围,实行个性化、差异化的“绿色”考核。

  二是严格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约束机制。进一步落实“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总体部署,对照产业导向、生态优先、节能减排和投入产出四条标准,完善企业投资“负面清单”,严格实行“四个一律”。严格实行固定资产项目综合评估和审查,切实落实《镇江市产业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综合评估工作办法》,强化绿色化准入约束,从源头控制能耗,减少排放。强化空间开发格局政策保障,在各功能区执行差异化的土地政策、财政政策、产业政策、环保政策。建立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监管体系,加强市、区(县)节能监察机构建设。

  三是创新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市场化推进机制。实行资源强度和资源总量双控制度,建立“用能权、用水权、排污权、碳排放权”初始分配制度,增加资源节约高效利用内生动力。探索设立工业绿色基金,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绿色发展市场。促进金融与绿色发展深度融合,推行合同能源管理,培育专业化节能服务公司,打造节能服务产业链。引入第三方污染治理新模式,培育环境治理服务市场。

  四是加大工业绿色转型发展的政策性支持。市政府及有关部门协调推动金融机构设立“绿色信贷”,不断壮大“经信贷”、“节能贷”规模,为工业绿色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提供金融支持。鉴于工业绿色转型项目社会效益明显,政府在安排专项财政扶持资金中,要加大对该类项目的扶持力度。对工业绿色转型成效明显的单位和个人,要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予以表彰奖励。

  镇江市提出“绿色发展、生态领先”的特色发展目标,建设低碳城市,打造生态宜居名城是“十三五”的目标,推广应用浅层低温能在镇江市具有很强的前景,但目前该项目应用不广,存在需政府推动的困难,为此人大代表吴正飞提出推广应用浅层低温能的建议:1.通过广泛宣传,推广新能源、新技术;2.出台鼓励引导政策,激励企业、市民广泛参与;3.做好相关技术支持。

  欧阳习珍

编辑: 吴宇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