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好周总理家乡 打造生态宜居城市

14.11.2016  11:02

   淮安成为苏北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的地级市

  

  

  远眺森林公园

  

  

  蓝天碧水洪泽湖

 

 

  历史的回响,现实的重任,正在赋予淮安生态文明建设的自信与自觉。10月29日,绿色淮安再传捷报,经国家生态市验收组现场考核、资料审查,淮安成为苏北首个通过国家生态市验收的地级市。

  践行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周总理的家乡建设好,很有象征意义”的谆谆要求,成为淮安迈步国家生态市创建的昂扬主旋律! 淮安市委主要领导表示,要坚持以“牢记总书记嘱托,建好周总理家乡”为引领,深入实施绿色发展战略,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我们将以此为契机,紧紧围绕淮安生态文明建设苏北争先进、全省争进位、全国争特色的‘三争目标’,积极巩固发展国家级生态市创建成果,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以生态保护引领区建设和打造具有淮安特色的生态小镇为重点,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努力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层次和水平,为加快建设繁荣安康宜居文明的美好淮安提供坚实保障;扎实推进大气、水和土壤污染防治,全力提升区域环境质量,为群众提供更多的生态产品,让他们有更多的获得感,为江苏‘绿水青山’作出淮安的贡献。

  市政府主要领导指出,多年来,淮安坚持把良好生态作为城市的最大优势和品牌来打造,大力实施“生态优先、绿色崛起”和“绿色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上呈现出“稳中有进、质态向好、改革深化、民生改善”的良好态势,为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走出了一条既符合生态文明特征、又推动淮安跨越崛起的科学发展之路。

  “淮水安澜”绵久远,伟人故里“绿色”梦。敢于担当的行动自觉,勇于奋进的价值自信,让淮安铿锵踏步在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的追梦、筑梦、圆梦道路上……

   坚守红线

  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建设,顶层设计是开篇之作,每每落笔皆千钧之重!

  划出生态红线,坚守生态底线,不越底线、不碰红线,这是淮安发展的始终葆有的绿色“初心”。

  碧波荡漾,鱼翔浅底,白马湖、洪泽湖水质的明显改善,生物多样性很好的恢复与保护,得益于“生态红线”的威慑力。去年,顺利通过国家生态县验收的洪泽区,荣获全省生态红线区域监管第一名。早在2014年,该区将“生态洪泽”确立为永恒战略,率先出台了《生态红线区域保护规划》,确立了规划的基础性、强制性、约束性地位和保护优先原则。近年来,实施生态保护工程,五年投入20多亿元。与此相对照的是,近三年,洪泽就拒绝了50多个有意进入生态红线保护区的项目。

  洪泽在发展中坚持“划线”、“守线”,生动诠释了全市在生态保护清醒认知与理性践行上的“生态定力”。近年来,淮安坚守“生态底线”,划定“资源红线”,国土面积中1/2的耕地、1/4的水面和1/5的湿地得到有效保护。

  划定生态区域,设置不开发的“禁区”。淮安在全省率先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按照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相统一的原则,打造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构建“一区两片四轴”的总体空间布局,将22%的国土面积列为生态区域加以保护,给自然环境留下更多的修复空间。在原有重要生态功能区保护的基础上,结合城市发展实际,科学划定生态红线,总面积已达2120平方公里。筑牢生态屏障,为优化功能布局留下发展空间。

  扎牢制度“笼套”,决不让开发强度“脱缰”。淮安紧抓全面落实耕地保护责任,逐级签订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状,落实耕地“占一补一”制度,严把建设占用耕地审批关,使耕地保有量达752万亩,土地开发强度控制在16.52%,确保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用途不改变、质量不下降。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严守水资源开发利用、用水效率、水功能限制纳污“三条红线”,全面推进节水型城市、海绵城市创建,建成区计划用水率达95%。古淮河、白马湖湿地公园入选国家级试点,天泉湖建成省级湿地公园……湿地的保护与恢复,让淮安生态质量更具分量。

  生态红线不是简单地在地图上画几个圈就了事,需要制度化、长效化的刚性手段将其牢牢守住。为生态高压线通上“高压电”,是淮安生态文明建设的一大狠招。据了解,该市将生态红线保护纳入全市生态文明(生态市)年度考核体系,编制《淮安市生态红线保护规划》,制定《淮安市生态红线区域保护监督管理考核办法(试行)》、《水环境质量区域补偿实施方案》,实行严格管控、生态补偿;以林木覆盖率增长、森林蓄积量增加、林业综合效益增强“三增”为核心,推进绿色淮安建设,出台了全国首部永久性绿地保护地方法规。这些措施的实施,有效保障了“生态优先”战略的落实。

  生态红线就是环境保护线、发展保障线、生态禁止线;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环境,必须守得住红线。这已然成为淮安绿色发展的“硬杠杠”。

   探路“双赢

  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

  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如何“平衡”,似乎是一道“鱼与熊掌兼得”的难题。然而,在淮安,始终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同步推进、产业竞争力与环境竞争力同步提升、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同步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同步发展,这“四个同步”就是最有份量的答案!

  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质态就是一例生动的样本。

  开发区着力把发展循环经济、构筑生态产业链作为生态工业园区创建的一项重要内容。宏恒胜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和富誉电子科技(淮安)有限公司等电子企业,每年产生工业废水266.08万吨,开发区引进昆山大洋环境净化有限公司环保综合利用项目,对废水进行利用处理,从而形成了新的产业链。据了解,到去年底,实施循环化改造项目达28个,总投资约226亿元,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43.6亿元/年,每年可利用废弃物约53.21万吨,消化园区企业废物及副产品42.7万吨,节约电量约7749万度,节约水量约365万吨。

  通过近两年的循环化改造,开发区已初步建成盐化工、新型建材闭路循环、能源资源利用等五大重点循环产业链,投用循环经济信息共享等5个公共基础设施平台,促进了能源高效梯度利用、水资源充分回用、土地集约利用和环境污染长效治理。一个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呼之欲出……

  从规划到组织架构,从理念到渐次实践,在淮安,绿色底蕴、绿色追求,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正确观念,深深融入探路“双赢”发展的每一步。

  ——构建运转有力的组织体系。成立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市直重点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抽调10多人集中办公。各创建成员单位、各县区(园区)、各乡镇也都成立相应的生态创建组织领导机构,建立了完善的组织网络。

  ——坚持科学系统的规划引领。通过“多规合一”统筹规划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生态市建设规划》、《“十三五”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规划》等陆续出台,《生态文明建设重点任务行动方案》、《生态市建设五年行动方案》等相继实施,较好地引领了生态市创建。

  ——保持协调有序的推进力度。每年印发《生态文明(生态市)建设工程目标任务书》,签订生态环保工作目标责任状,严格督查推进。市四套班子通过召开生态文明建设大会、生态环保工作例会、调研视察审议生态环保工作等方式,共同协调施力,确保各项创建工作扎实有效推进。

  ——开辟多方投入的资金渠道。通过政府投入、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向上争取等多种途径,运用BT、BOT、PPP和“千企助千村、共建生态市”捐资捐建等多种模式,引入中核集团、清华同方等知名企业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市财政每年安排3000万元生态建设专项资金,环保投资占GDP的比重保持在3.5%以上。

  淮安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经济发展始终,着力避免不充分的发展与发展带来的副作用叠加所形成的“困境”,努力探索具有淮安特色的经济与生态“双赢”之路,取得了主要经济指标增幅连续十年位居全省前列的好成绩。

  ——在转型升级上迈出更快步伐。积极运用高科技、信息化、循环低碳等手段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初步形成淮安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绿色含量”和“绿色动能”不断提高,去年实现产业结构“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在节能减排上实现更大突破。把“生态指标”与“经济指标”相挂钩,大力推进节能改造、推广应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进污染减排,一批节能循环经济项目、新能源项目上马实施,单位GDP能耗下降率6.84%,所有工业项目新增主要污染物总量全部来自工业项目的减排量,全面完成污染减排任务。

  ——在清洁生产上形成更新效益。将“生态”理念植入企业生产之中,率先在全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先评估后验收制度,进一步扩大清洁生产审核范围,在化工、冶金等重点行业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先进企业创建活动,淮安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国家级园区循环化改造试点,全市形成了以淮钢循环经济产业链、苏北汽车家电拆解中心等为主的循环产业体系。

  决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决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决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幸福为代价换取当代人的“富足”,决不在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形势下拉开环保“闸门”——这既是淮安绿色发展的战略目标,也是其实践操守!

   严格执法

  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法治化制度化轨道

  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淮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点睛之笔。

  实现绿色发展的良法之治,重点是加强生态环境执法能力建设。在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以来,淮安牢固树立“守住蓝天碧水,助推经济腾飞”的理念,将“严执法”作为改善环境质量、倒逼经济转型的重要手段,将“善作为”作为打造执法队伍、提升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促进了全市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近年来,淮安环保系统围绕民生和老百姓关注的环保问题,大力开展环保执法大练兵活动,把开展夜间执法、雨雪天执法和节假日执法作为常态,环境处罚和运用环保法实施按日计罚、查封、扣押以及司法移送数量均创历史新高,发挥出“绿色利剑出鞘”的约束力。

  2016年1月1日开始,淮安市在污染源日常环境监管领域施行随机抽查制度。以“双随机”(随机确定被检查对象、随机确定检查人员)的方式对行政区内所有污染源进行日常监督检查,重点对被抽查单位防治污染设施运行情况、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环评、“三同时”、排污许可证等环境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抽查。这一制度改变了过去普遍巡查的模式,提高了行政执法效率,破除了人情障碍,强化了企业自律和社会监督。

  从2月份起,淮安建立起市、县区、乡(镇、街道)三级网格和市管特殊网格,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环境监管网格管理责任制,拉起一张覆盖全市的环境保护大网,形成下级网格接受上级网格的工作指导和监督,上下级网格间协调联动,共同完成所担负的环保网格监管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所有县区、园区划分了12个环境监管网格,乡镇配备巡查近400人。

  动真碰硬,不讲私情。淮安严格遵照“三不、三直”(不定时间、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现场、直接检查、直接曝光)的工作方式,周密部署开展化工园区及各类企业专项执法检查活动。从4月21日至5月5日,该市共出动执法人员1962人次,检查企业569家,在此期间立案查处54家,停产整治74家;实施移送公安2件,实施按日计罚4件;排查发现环境隐患207个、化解环境矛盾116个。

  多策并举,硬招迭出,法治护航赢得新成效新气象。淮安适时实施按日计罚、限产停产、查封扣押等措施,加大县区、尤其是园区突出环境问题查处,通过交办和指导开展行政处罚,全市行政处罚得到明显加强。截至三季度,全市共立案查处环境违法案件327起,其中限产停产59起,查封扣押9起,按日计罚11起,行政拘留11起,移交公安机关立案侦办环境污染犯罪案件4起,行政处罚金额2430万元,受到省环保厅通报表扬,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形成有力震慑。

   环境惠民

  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祉的获得感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也是淮安创建国家生态市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在江苏,淮安生态新城是唯一以“生态”冠名的行政区域。名为生态,实乃利民,目的是让发展为百姓多多释放“绿色红利”。

  生态新城在全市率先利用淮安井神盐化工业余热,集中为城区公建项目、住宅小区提供冬季供暖,其中,第一季供暖已于去年冬季投入运营,共有4771户居民受益。

  在推进绿色发展中,生态新城始终把生态宜居作为新城群众的绿色福利,努力创造一个美丽、舒适的生活环境。除了利用工业余热供暖外,新城还制定了绿色建筑实施计划,确立了“公共建筑创二星、住宅建筑创一星”的目标,太阳能光伏发电、土壤源热泵系统等广泛应用于住宅小区。

  与绿色建筑一样,新城的绿色交通建设同样可圈可点。占地2600亩的大型全开放式园林精品——淮安森林公园惠及周边多个大型小区居民,“步行500米可达街头绿地、步行1000米可达公园”的目标基本实现,目前,规划面积29.8平方公里的生态新城,绿化覆盖率达51%,基本实现碳氧平衡状态。

  生态新城,仅仅是淮安生态惠民的一帧精彩剪影。其背后浸透着为绿色发展倾力倾心的智慧与汗水。

  “坚持把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作为生态市创建出发点和落脚点,持续抓好重点工程的实施,积极回应群众的环保关切。

  让百姓喝上用上干净的水。淮安全面实施区域供水,大力推进饮用水源地达标建设,强力提升污水处理能力,全市累计建成8个自来水厂,日供水能力56.5万吨,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城镇污水处理能力达49.5万吨/日,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达3400吨/日。与此同时,实施一批重大滨水景观项目,着力构建“水畅、水活、水清、水景”的城市水系统,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水环境区域补偿工作,推进白马湖、洪泽湖等重要河湖生态保护、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和城乡水环境综合整治,强化“河长制”对全市61条省级骨干河道全面落实管护责任,良好的水生态环境增添了淮安作为生态水城的魅力。

  让群众可以“深呼吸”。淮安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应对重污染天气,在苏北率先开展PM2.5监测,建成全省首家空气质量源解析系统,强力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15年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6.6%,截至今年10月27日,PM2.5浓度比2015年下降5.6%,达到省下降3%的要求。

  让人民与美丽乡村相拥。淮安推进生态农业建设,“三品”(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基地占全市耕地总面积的88%。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整治,金湖县、涟水县全部完成上一轮农村环境连片整治任务,7个涉农县区全面推进新一轮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对全市所有乡镇开展全域整治,累计整治村庄30328个,创建省三星级“康居乡村”17个,建成省级绿色示范村80个,施河镇创成苏北唯一的全国卫生镇,老子山镇龟山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码头镇码头村、塔集镇陆河村被农业部列为全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

  在上半年省社情民意调查中心出具的《全省2015年度生态文明建设百姓满意度调查报告》,淮安市生态文明建设满意率为89.8%,在全省排名第三,提升幅度全省第一。

  获批国家低碳试点城市、新能源示范市、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水生态文明试点市,顺利通过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省级评估……一枚枚绿色功勋章,擦亮了周总理家乡的新名片。

  空中俯瞰淮安,城乡大地如绿色长卷次第打开,处处郁郁葱葱;近处感受这座古城,则是人与自然和谐相生,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竞相焕发,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同向同行……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生态立市”一盘棋效应正在张扬勃发。绿色发展的如椽之笔,正在绘写一个明天更加美好的、属于560万淮安人民的宜业宜居之城!

连云港11部门共商冬季污染天气应对措施
  为进一步做好冬季污染天气应对,环保厅
江苏省解除重污染天气蓝色预警
受冷空气影响,截至12月4日15时,环保厅
江苏拒绝为污染企业买单
   制定赔偿金使用管理制度  明确磋商和诉讼规则环保厅
环境保护税法元旦起实施 江苏“绿色税”分三档
南京拟定税额全省最高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将于2018年1月1日起施行,这是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税收法定原则的首部单行税法,也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单行税法。离新税法实施还有1个月时间,江苏将如何贯彻实施?记者获悉,《江苏省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环境保护税适用税额的决定(草案)》11月28日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33次会议审议,拟定了江苏三档税额,其中南京市大气污染物和水污染物税额标准均为每污染当量8.环保厅
省固管中心召开固体废物进口管理制度改革有关工作推进会
      为贯彻落实环保部禁止洋垃圾入境推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