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两聚一高”建言:让我们把创新之火燃得更旺

06.02.2017  16:40

    省人大代表、南京市商会副会长侯军:

  在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过程中,科技创新的引领尤为重要。我的建议是建立创新引领基金,对进入全国乃至世界先进水平的成果项目进行配比补贴,最好采取事后补的方式,见到成果再给补贴。同时,要鼓励走出去,去先进国家去学去拿先进技术,比如可以在德国设立江苏中德技术交流中心,让他山之石为我所用,吸纳全球最先进的技术来助推江苏制造向江苏智造转型。

  省人大代表,无锡一棉厂长、党委书记周晔珺:

  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都离不开创新。而且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深入研究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比如,传统产业在推进智能制造的过程中,普遍面临劳动力结构转变的挑战。因为岗位内涵发生了变化,我们需要的是既有专业知识、又有动手能力,还有一定管理能力的劳动者,这需要政府、企业都为此做好准备。

  省政协委员、南京工业大学校长黄维:

  从江苏科技创新的发展路径来看,我建议重点打造这三个才、材、财:第一是“人才”。应进一步加大引才力度、加快育才步伐,创新人才开发体制机制。第二是“材料”。建议加强以柔性电子材料、有机光电材料、纳米功能材料、生物电子材料等为代表的拳头量级的先进材料研发,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 通过基础研究带动原始创新,全力以赴促成颠覆式创新。第三是“财富”。将科技与金融充分相结合,完善科技金融体系,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

  省政协委员、徐州市副市长李燕:

  要更大力度鼓励创新,宽容失败,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盘活用好科技资源的优势,优化高校科技人才评价标准,促进高校的科技成果转化;改革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创新活力。比如,现在引进高层次人才的所得税很高,导致引进人才的成本比较高。建议加强研究,降低人才引进的成本。科研经费的使用也要更加科学,从而激励科技人员放开手脚,大胆创新。(宋金萍 杭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