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通报十起环境违法案件

16.12.2014  21:11

  原标题:广西通报十起环境违法案件

  法制网南宁12月16日电记者莫小松马艳广西环保厅今天通报2014年十起环境违法案件。案件涉及造纸、酒精、冶炼、采矿、建筑材料、钛白粉、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等多个行业。违法行为包括偷排废水、污泥,非法转移、处置或倾倒危险废物,非法生产、未批先建、在线监控设备弄虚作假等。

  在十起环境违法案件中,南宁振宁工业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偷排废水,企业擅自将废水在线监控设施的水质采样探头移入清水桶并调整超声波流量计探头高度造假,掩盖真实排污状况,规避监管。

  广西扶绥县沣桦酒业有限公司也在废水在线监控设施上搞小动作,擅自调整COD检测量程,不按规范配制检测药剂,同时还将生产废水与冷却水及其它用水混合稀释后,才经过COD在线监控设施。

  广西崇左市新和酒业有限公司则在蒸馏车间与酒精废液收集池管路的中间,私设暗管,并经暗管直接向地下溶洞排放酒精废液。

  广西网联电信电缆有限公司将含有铅、石油类的循环冷却水池清理工作,承包给无危险废物处置经营资质的私人老板处置,清理出的循环冷却水不是进行无害化处置,而是全部倒入该公司厂区东门外的雨水井,废水混合物通过雨水管道最终排入西江河干渠,造成西江河干渠水体污染,涉嫌环境犯罪,在社会上造成极坏影响。

  目前,这10起环境违法案件的责任主体,均已受到责令停产整治、拆除非法生产设施、罚款等相应处罚,罚款额将超过600万元,移交司法机关处理的涉嫌违法人员10多名,其中8人因污染环境罪已被法院判处拘役或有期徒刑。

  据广西环保厅副厅长蹇兴超介绍,这些案件企业违法主观意图明显,且形式多样,手法隐蔽,有的违法行为时间较长,充分暴露了一些行为企业为了追求经济利益,环境守法意识淡薄,无视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社会责任缺失,环境管理和环境污染防治水平低,铤而走险,顶风作案等特点。

  蹇兴超分析说,涉案企业大多故意采取各种手段、手法实施环境违法行为,有的企业甚至与环保部门斗智斗勇,所实施的环境违法行为极其隐蔽,环境监察人员难以发现。

  据统计,今年以来,广西共出动7.5万人次,检查工业企业2.4万家,排查饮用水源地398个,停产整治404家,取缔关闭563家。今年广西未发生较大以上突发环境事件,发生一般突发环境事件8起,其中因违法排污引发的3起,突发环境事件总数比去年下降47%。

  原标题:广西通报十起环境违法案件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