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两位幸存者相继离世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4位

22.12.2016  11:33

  距离12月19日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张秀红去世仅两天,12月21日,阴雨的冬至日,又一个不幸消息传来:93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易翠兰突发心衰于当日凌晨0时56分离世。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得知,92岁的幸存者阎保贞也于近日离世。至此,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4位。

  易翠兰生于1923年5月6日,自小居住在南京城南的升州路老坊巷10号。1937年8月,日军飞机对南京城频繁轰炸,为了逃生,易翠兰和家人随着大批难民躲进“难民区”,在上海路附近的五条巷一座小楼房落脚。易翠兰住的小楼房前有一个水塘,水塘里满漂着被日本兵杀害的死难者尸体,塘水被染成血红色。有一次,易翠兰亲眼看到日本兵把一个20多岁的小伙子强拉到塘边,用刺刀活活捅死推进塘中,易翠兰从此经常夜里被恶梦惊醒。

  阎保贞生于1923年,南京大屠杀那一年她就住在钓鱼巷。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她的哥哥被日军杀害,而她被父母托朋友送进金陵女子大学避难。“金陵女子大学虽然有华小姐守着,日本兵很难进来,但也有少数进来的,日本兵进来,是找女孩子的,我非常害怕,只要听到日本兵的皮鞋声,身体就会发抖。”阎保贞老人曾留下证言。“哥哥被杀害了,家里人也受了很大伤害。现在的日本年轻人应该了解这段历史。听说日本有些人否定南京大屠杀,我想说的是,历史事实是绝不能隐瞒的。”1999年,阎保贞老人面对媒体时曾如是说。

  随着两位老人的离世,登记在册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剩104位。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屠杀研究中心主任张连红表示,“让我们再次缅怀因那次浩劫而相继离开的逝者,感谢那些愿意站出来强忍痛苦揭下伤疤去帮我们还原那段历史的幸存者。

  今年9月30日,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南京大学共同发起口述史调查行动。团队先后对50位幸存者进行口述史调查,强化那段历史的记忆与烙印。今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启动幸存者口述证言的进一步调查工作,其中包含对南京300户遇难家庭的微观史调查。 (沈峥嵘)

编辑:顾名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