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出台2015年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

17.04.2015  19:30

  为贯彻落实《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确保全市食品安全抽检监测工作持续、有效、稳步开展,日前,苏州市政府办下发《2015年全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实施方案》,对全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工作提出九个方面要求。     

  一是统筹规划,明确全市食品安全抽检总量。确定全年市级各类监测总量为4.28万批次,市级各部门抽检总量7400批次,五个城区抽检总量1.0485万批次,四个县级市抽检总量2.055万批次。

  二是科学导向,合理安排食品安全抽检重点。结合季节特点、整治重点和监管需要,每月制定覆盖食品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的食品安全抽样检验计划。靶向抽检应重点关注专项整治品种及“高风险”食品,增加有不良记录单位的抽检频次,及时发现各种隐患苗头及违法违规行为。

  三是延伸触角,强化食源性疾病监测工作。健全全市食品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全市选择26个医院开展食源性疾病病例监测,各市完成120例食源性疾病监测,各区完成60-100例。

  四是加强联动,有效处理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做好不合格产品及企业处罚处理和信息流转工作,及时掌握有关不合格产品信息,积极加强配合,强化溯源追查。对出现的代表性、群体性隐患和问题及时沟通,迅速联动,制定跟踪措施,改进监管措施,及时消除隐患,提高监管效率。

  五是共享信息,及时完成数据上传和审核工作。

  六是完善平台,强化预警评估强化服务百姓。进一步完善苏州市食品安全监测预警体系网络平台的相关功能,强化不合格产品处置和异地信息流转等功能,使平台更为高效便捷。

  七是科学预警,及时公布食品安全监测信息。市食安办定期收集市级各相关部门和各区食安办的日常抽检监管信息,通过地方主流媒体统一对外发布,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科学指导市民正确解读、理性消费。

  八是科学评佑,深入开展全市范围飞行抽检。强化“属地负责”意识,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围绕重点环节、重点区域、重点产品,以统一方案随机抽样、统一标准送同一检验机构检验,评估分析结果和督查督导意见适时通报各地。

  九是加强建设,提高食品安全检验机构能力水平。推进食品安全快检中心建设。

                                                                                                                                                                  (苏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