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发布2015年道路交通大数据 预测今年拥堵地段

29.02.2016  10:39

   2015年南京道路交通大数据发布,随着今年两大隧道的免费通行

  应天大街高架、定淮门大街可能更堵

  南京长江大桥稳居“堵王”、应天大街高架今年会更堵……近日,南京交管部门发布2015年道路交通运行状况大数据,并对2016年全市道路交通状态进行预测。据悉,2016年定淮门大街、内环北线、西线等路段的交通流量将进一步增加。

  通讯员 宁交轩 现代快报记者 王瑞

  截至2015年底,南京机动车的保有量达224.06万辆,其中汽车保有量为197.93万辆,直逼200万辆。其中私家车的拥有量为172.07万辆,占全市汽车总数的86.9%。除去报废等因素影响,全市全年净增汽车中私家车的净增比重达91.4%。

  不过,根据高德公司发布的《2015年年度全国主要城市交通分析报告》显示,南京已告别2014年全国排名第6拥堵城市的称号,退至第26名。

  据分析,这与南京快速路的改造和建设有关,另外南京还建成交通信号联网与地面公交优先控制系统,同时依托道路视频监控两级巡查系统,利用1323处地面监控,全力保障城市路面交通的安全畅通。

   私家车多了,但拥堵排名降了20位

  数据显示,2015年排队缓行路段主要集中于快速内环沿线、老城新区通道以及部分城市主要道路,包括大桥北路、广州路、长江大桥、中山东路、北京西路以及内环沿线等20条主要道路。根据人工调查数据,2015年应天大街高架车辆聚集,高峰时段平均车速较2014年下降5.48%。

  从发生拥堵天数上看,全市每月平均拥堵11天。而应天大街高架、长江大桥、大桥北路、大桥南路高架、中山东路、汉中路等路段每月平均拥堵天数在20天以上。其中,长江大桥因双向每月拥堵30天稳居榜首,大桥北路北向南方向拥堵28天,应天大街高架西向东、大桥南路高架南向北拥堵25天。

  今年,随着扬子江隧道和长江隧道免费通行政策的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长江大桥的交通压力。但内环沿线,尤其是定淮门大街、内环北线、西线等路段,今年的交通量将进一步增加。

   定淮门大街今年有可能更堵

  数据显示,2015年南京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年平均日交通量同比下降10.66%,高峰交通量同比下降7.86%。交管人士指出,除了快速内环线的闭合,对车辆通行产生较大的吸引作用,地铁三号线的开通也对沿线路段交通量产生一定影响。

  中心城区主要道路流量变化的空间分布主要体现在,快速内环及地铁三号线周边主要道路。快速内环沿线道路施工基本结束,原施工期间绕行道路的建宁路、龙蟠路,年平均日交通量下降较为明显,降幅均超过10%。与此同时,汉中路则因为内环西线施工结束,年平均日交通量和高峰时段交通量同比上涨4.59%和6.6%。此外,地铁三号线的通车使得沿线居民的出行方式有较大变化,特别是长乐路、北京东路沿线,交通量下降较为明显。

  而随着内环周边的纬一路快速化改造结束,快速路对车辆产生较强的吸引作用进一步加强,内环西线年平均日交通量同比增加了18.96%。同时,内环西线的正常通车以及地铁三号线的通车,进一步减少了东线的交通压力,内环东线各隧道年平均日交通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快速内环、三号线沿线交通量变化

  根据2015年全年数据分析,双休日与工作日相比,在流量有所下降的同时,双休日时段内正常早高峰推迟到9:30-10:00时段,尤其是旅游区、商业区周边主要道路,流量往往集中于原工作日上下午平峰时段内。

  数据显示,节日长假前夕,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快速内环线以及老城新区通道等道路流量均会出现较大增加;节日期间,则出现“整体流量下降、高峰时间推迟、平峰车辆集中,晚间车辆较多”等特点;而高速公路则因部分节日假期免费等影响,在节假日期间流量会出现大幅度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