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盐都区抓重点 谋求2016年造林绿化突破

28.12.2015  09:18

  为奠定“十三五”良好开局,加快建设创业、开放、生态、幸福新盐都,盐城市盐都区把造林绿化工作作为当前农业农村工作的重点,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细化方案,精心实施,务求实效。
   重抓河堤绿化,在建设绿色长廊上求突破。 盐都区各地各有关部门将把河堤绿化作为冬春造林绿化的重中之重,按照下发的《全区河堤绿化三年行动方案》要求,强势组织推进,按照绿化与河道整治同步跟进的要求,凡是农村河道整治三年行动计划、中小河流治理、航道整治等整治到位的河道河堤,今冬明春绿化要全部到位,确保“治好一条河流,建成两道绿带”。突出抓好东涡河、冈沟河、上官河、团结河等大中型圩堤造林,确保圩堤绿化全覆盖。朱沥沟、蟒蛇河要根据省市河道整治工程进度安排,及时做圩植树,达到“整治完成一段、绿化到位一段”要求。2016年,各建制镇完成河堤绿化不少于30公里,重点重抓双新大道、新S331两条统筹城乡示范带两侧各500米范围内河堤绿化到位,扎实推进与农村河道整治工程相配套的河堤绿化,确保在今冬明春全部到位。同时,不断健全管护机制,结合水利“小改”,进一步理清权属关系,明确责任主体,落实管护措施,切实保障河堤林木成活率和保存率。河堤绿化不到位的,小改补助资金不予拨付,相关镇(区、街道)不得参加年度农业农村工作评先评优。
   重抓公路绿化,在提升绿色通道上求突破。 按照四季见绿、季季有景的总体要求,加快推进主要通道的绿化美化工作,切实提升通道绿化的档次和水平。重点重抓新331省道两侧50米宽绿带提升,内侧20米景观林加快改造提升、外侧30米背景林断档补齐一次到位,沿线两侧视野范围内的路道、河道和村庄立面同步栽植到位;重抓231省道等道路两侧绿色通道修复完善,按“内侧常绿苗木、外侧高大乔木”的标准栽植,全面提升道路绿色屏障建设水平;着力抓好提档升级通村道路绿化,按照“一边一排树”的基本要求全面栽植到位,提高路网绿化建设标准。所有乡村以上道路都要及时种植三叶草、二月兰等绿化花草,实现“草镶边”工程全覆盖。
   重抓经济林果,在壮大绿色产业上求突破。 特殊的区位和紧张的土地资源促使盐都区林业必然向“都市林业”转变,走生态和经济“双赢”之路。结合城乡统筹示范带、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和乡村旅游项目建设,突出重点区域、专业村居,充分挖掘宜林地块,着力发展高效特色经济林果,加快形成区域优势产业。以猕猴桃、水蜜桃、黄桃、油桃、梨果等优势特色果品为突破口,大力引进专业大户、社会资本投入建设,推进规模发展。以龙冈果园为基础,利用沙岗地带土壤优势,适度发展“三水”梨、黄金梨、早酥梨,打造特色梨果生产基地;以双新大道、新331省道、229省道沿线为重点,突出大冈佳富、郭猛杨侍、潘黄仰徐、大纵湖三官、秦南泾口、农开区三湾等示范村居,积极发展猕猴桃、油桃、水蜜桃、柚子等特色果品,丰富自采体验和“农家乐”项目内涵,放大旅游经济效应,推进高效经济林果跨越发展;以现有的葡萄生产基地为基础,实施品种更新改造,优化品种布局,注重品牌建设,促进提质增效。每镇新建高效特色经济林果面积300亩以上。
   重抓生态创建,在打造绿化城镇上求突破。 按照绿色生态、海绵城市建设的新要求,策应盐城市区“绿地行动”三年实施方案战略,突出城市公园、街头游园、道路提升、河道绿化、立体绿化、裸土覆盖等重点,加大“500米见绿”街头绿地建设力度,新增5000平方米以上街头绿地不少于5个;加大道路节点绿化改造提升,较大面积的地块要以大树、草坪、花灌木配植为主,提高节点的通透性,形成疏林草地的景观效果;较小面积的地块要对原有树木做加减法,疏密补稀,减少低矮树木,增加高大树木,地被则以细叶麦冬为主;要高标准实施城市河道绿化,河道整治后的地被适当种植云南黄馨、三叶草、水生美人蕉等品种,达到“桃红柳绿”的景观效果;通过采用乔、灌、草搭配栽植方式,彻底消除全区城市裸土现象,进一步提升城镇绿化水平。
   重抓村庄绿化,在美化绿色家园上求突破。 各地将按照省、市村庄绿化创建标准,突出境内骨干道路两侧视野范围内的村居,实施重点创建。每镇3个示范村的建设任务要不折不扣完成,栽足栽好村内道路、河道、十边隙地等宜林地绿化,确保路网绿化、水网绿化覆盖率均达90%以上。每镇要重点打造的1个精品示范村庄,要选择居住不少于50户的庄台,按照规划设计、环境整治、土方工程、专业施工“四到位”的要求,以村部绿化园林式标准,建成1亩以上供村民休闲和健身活动的公共绿地;村内道路两侧各栽一排高大乔木,过村公路两侧各栽2排以上林带;河边、沟边、塘边等水体沿岸各栽1排以上耐水性能较好、乔灌搭配林带;充分利用农户房前屋后空地,栽植经济林果和花草灌木,按户均植树不少于15株的标准实施建设,全力打造绿化示范村居典型。
   重抓规范管理,在保护林业资源上求突破。 强化创新举措保树增绿。凡属区级重点工程以及林地保护规划范围内的成片林,全部实行最严格的保护管理,长期保存保有。特别是骨干道路沿线两侧50米范围内的树木,是苗木林(苗圃)的,出苗时只能抽行间苗,要杜绝政策享受结束后拔腿跑人的短期行为,必须始终保持成片林效果;凡成活率较低或出现断档空白的地段,相关镇(区、街道)要及时补全补绿,保持绿色长廊效果。切实增强合力执法护林。农委、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对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要依法依规坚决打击,严肃处理并公开曝光,切实保障林业事业健康持续发展。同时,积极引导各地制定乡规民约,发动社会力量、运用民间手段,严控乱砍乱伐,共同保护林业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