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父母抱团“抗独”,周末“拼养”孩子

05.11.2015  11:47

中国江苏网11月5日讯 拼车、拼房、拼餐,你有没有听过“拼养”?如今,这种抱团育儿的方式在年轻父母中悄然出现,一到休息日,参与“拼养”的几个家庭便相聚在一起,由其中一对父母轮流照看组中孩子,互助育儿。

对于“拼养”,一些父母尤其“80后”认为,此方式利于孩子交往,也可以弥补独自成长的遗憾,但也有家长表示,该方法并不如想象中安全,不会轻易尝试。学前专家表示,“拼养”不失为一种让孩子学会分享的方式,但是存在一定风险,还需谨慎选择。

拼养”分担养育压力

对于许多“独二代”来说,假日不是由爷爷、奶奶相陪,就是与电脑、电视为伴。作为家中独女,28岁的姜静深知独生子女成长过程中的孤独,为了给儿子锋锋的童年添一些快乐,不久前,她在朋友圈中向好姐妹发起了“拼养”倡议,没想到“一呼百应”。

我身边有不少情况相仿的朋友,孩子年龄也差不多,我就和大家商量,不如节假日将孩子聚在一起,大伙儿轮流带。”姜静跟其中两名好友说明后,得到了她们一致的赞同。

最近,三家人开始尝试施行“拼养”计划。每个周末,由其中一家负责孩子的“伙食”和管理,到了晚上再由家长各自接回。姜静表示,其实,“拼养”并不代表父母不愿承担养育孩子的责任,相反,更多的是希望孩子不要重复她童年的路,在成长中能多一些乐趣,少一些孤单,同时,她也能抽空完成一些计划许久却未能成行的事。

安全、教育理念成最大顾虑

姜静告诉记者,自己接触“拼养”,完全是受姐姐刘艳云的影响。作为“拼养”的参与者和支持者,刘艳云有着很深的感触。

她认为,这种抱团育儿的方式,不仅能缓解巨大的育儿压力,更可以对独生子女“唯我独尊”的心态,以及一些育儿过程中忽视的问题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我女儿以前有些娇气,可身边多了几个弟弟妹妹后,俨然一副好姐姐的样子,不仅一改‘小公主’作风,而且还学会了主动关心别人,这是我们单独在家教育难以达到的。

不过,采访中,也有不少家长表达了内心的顾虑。他们最担心的两点,就是孩子的安全以及“拼养”家庭与自己教育理念相左会对孩子造成影响。市民施霞有个女儿,她说,就算是亲戚将孩子带出去玩半天她的心都会悬着。“孩子好动,在家中我们夫妻俩一起看着都够呛,更别提到外面跟其他小朋友一起了,万一不听指挥,很容易造成危险,我可不放心。

选择“拼养”还需慎重

孩子多了玩伴,不再孤单一人,家长也能忙中偷闲,从生活的压力中“解绑”,“拼养”看似是一种双赢的选择。不过,学前教育专家提醒,这种新型育儿方式确有可取之处,但家长仍需权衡利弊,慎重选择。

市中山路幼儿园园长薛云认为,孩子的语言发展、社交能力等均需要一个多元化的环境,对于独生子女家庭来说,“拼养”方式无疑为打造这样的环境提供了有利条件。但对儿童来说,所处环境很重要,“拼养”小组中家长的教育理念、孩子的膳食习惯等均存在差异,贸然将孩子拉入其中,有可能会造成孩子无法适应,反而起不到正面作用。

家长平时忙于工作,可以利用节假日增进亲子间的情感。”薛云建议,毕竟孩子最需要的是家长的关爱,与其将他们“托管”给朋友,不如放假时几个家庭共同带孩子外出,同样可以起到增加乐趣、促进交流的作用。(杨泠)

编辑: 廉昕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