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女性乳头破溃误当湿疹实为癌

27.07.2015  09:42

  近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传出消息,最近连续收治了3例年轻乳腺癌患者,年龄分别为27岁、31岁及39岁,症状表现都是乳头溢液,颜色呈现血性或是深褐色。该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张亚男教授指出,乳房有异常症状,不仅是摸了有肿块,也有不少患者表现为乳头溢液、糜烂如同湿疹一样,多伴乳房胀痛。专家提醒,一旦乳房有异常应及时到医院排查,不良肿块大多可以通过B超检查诊断,而如果是钙化形式的病变,建议做乳房X线摄影,即钼钯检查,切忌用B超代替钼钯,这样才能更明确诊断,早发现、早治疗。

  案例:27岁乳腺癌患者 乳头破溃糜烂一年误当湿疹治疗

  27岁的李女士一年前开始乳头莫名破溃,因为没有什么其他不适,她开始也没太在意,以为是皮肤湿疹,过两天就好了。可是过了一段时间,乳头又破溃,反复糜烂,她擦了药膏以为会好。可是最近李女士觉得破溃严重,药膏也涂了没用,于是来到当地医院做B超检查,查出的结果也没有发现任何问题。李女士纳闷了:怎么破溃总是不好?自己又没有乳腺癌家族史,还如此年轻,应该不会得乳腺癌吧?带着疑问和困惑,于是她慕名来到中大医院乳腺病诊治中心求助。该院乳腺病诊治中心主任刘万花亲自为患者做了乳房X线摄影检查,即钼钯检查,发现有弥漫性广泛性的钙化,最终确诊为早期乳腺癌,需要手术治疗。

  “考虑到这三位乳腺病患者还非常年轻,切除器官内心极为痛苦,在征求患者及家属的同意下,在切除腺体的同时,我们施行了假体植入及一期再造术。”张亚男教授介绍,切除和再造同步进行,术中先为患者成功施行乳头、乳晕复合体切除、乳房腺体切除术,紧接着烧伤整形科主任熊猛为患者施行假体植入、乳房一期再造手术。目前,这三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诱因:三大诱因导致40岁以下年轻女性患乳腺癌增多

  记者获悉,从临床上看,近年来40岁以下年轻女性患乳腺癌明显增多。专家指出,除了医学技术的进步、筛查手段的提高外,三大诱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不幸“中招”乳腺癌。

  首先是激素水平的改变。专家解释,激素水平发生改变,生活环境的硬污染和软污染、紧张的生活节奏和压力等都会导致女性体内激素的改变,激素直接作用女性体内内循环,从来导致年轻女性乳腺癌的发病风险增加。其次是精神压力过大。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尤其是都市女性,面临越来越大的生活压力和工作压力。而精神压力大必然会影响其内分泌功能,引起激素分泌紊乱,增加患乳腺癌的几率,这也是为什么处于比较好医疗条件的都市白领高发乳腺癌的病因之一。最后是晚婚晚育少哺乳。专家解释,对于女性来说晚婚、晚育、少哺乳是一个不利因素,但是能不能成为乳腺癌一个真正的高危的发病因素,现在还不能非常肯定。如果不进行哺乳,一方面对于孩子的健康来说不利,另一方面对于女性的自然循环也是不利的。所以哺乳是有利于降低患乳腺癌的风险的。

  症状:乳房酒窝征、乳头溢液或反复破溃都要警惕乳腺癌发生

  专家指出,定期自检、规范化筛查还是会遗漏一部分早期患者,建议女性多自检,多关注自己的乳房外观,一些看似微小的改变也可能是早期乳腺癌的重要症状,而乳房酒窝征便是典型的外观改变。它是由于乳腺韧带受肿瘤牵拉后出现的组织凹陷,在乳房表面形成了类似酒窝的形态。因此,一旦发现乳房表面有酒窝样或橘皮样改变,一定要进行乳腺全面检查。另外,需要提醒的是,乳腺癌的发生与疼痛关系不大,其最主要的症状是乳房或腋下有肿块。其次,乳头有血性或黄色溢液流出、乳头反复破溃;如果钼钯检查时发现钙化点,这些都是乳腺癌的高危症状,一定要进一步排查。

  提醒:切忌用乳房B超代替乳房X线检查

  张亚男教授指出,除了改变生活方式预防乳腺癌外,定期筛查必不可少,也是早期发现乳腺癌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患上乳腺癌,专家建议无乳腺癌家族史、无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史的20岁—30岁女性,建议每半年就要临床乳腺检查,包括乳腺临床查体及乳腺B超;年龄35岁以上的无症状女性最好每年进行临床检查,并进行钼钯检查,切忌用B超替代钼钯。从临床看,乳房B超往往容易漏诊一部分早期乳腺癌患者。

  对于具有乳腺癌家族史、患有乳腺疾病或良性肿瘤者、肥胖女性、月经初期提早、绝经延迟的乳腺癌高危女性,应在40岁前提早筛查并缩短筛查间隔,建议每半年进行乳腺的常规查体。有乳腺癌家族史高危人群建议从35岁开始,进行每年一次的乳腺X线摄影筛查。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