沛县财政局十大举措深化2015年财政改革

27.01.2015  09:57

  沛县财政局深入学习贯彻新修订的预算法,改进预算管理,实施全面规范、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全面统筹安排2015年财政各项管理工作。 

   一是 将地方政府性债务纳入预算管理,实施全口径预算管理。逐步建立健全规范的地方政府举债融资机制,严格举债程序和资金用途,推广使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 

   二是 改进预算管理和控制。结合试编债务项目预算,研究建立跨年度预算平衡机制,对未来年度重大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分析预测,对规划期内一些重大改革、重要政策和重大项目,研究政策目标、运行机制和评价办法。 

   三是 提升预算编制标准化水平。进一步完善基本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加快推进项目支出定额标准体系建设,充分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制和管理中的基础支撑作用。严格机关运行经费管理,加快制定机关运行经费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加强人员编制管理和资产管理,完善人员编制、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相结合的机制。 

   四是 严格预算执行,硬化预算约束。年度预算执行中除救灾等应急支出通过动支预备费解决外,一般不出台增加当年支出的政策。及时批复部门预算,严格按照预算、用款计划、项目进度、有关合同和规定程序及时办理资金支付,涉及政府采购的应严格执行政府采购有关规定。 

   五是 积极推进预决算公开。细化政府预决算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政府预决算支出全部细化公开到功能分类的项级科目。积极推进财政政策公开。扩大部门预决算公开范围,除涉密信息外,所有使用财政资金的部门均应公开本部门预决算。加大“三公”经费公开力度,细化公开内容,除涉密信息外,所有财政资金安排的“三公”经费都要公开。对预决算公开过程中社会关切的问题,规范整改、完善制度。 

   六是 全面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强化支出责任和效率意识,加强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将评价结果作为调整支出结构、完善财政政策和科学安排预算的重要依据。 

   七是 积极应对各项税制改革。继续做好“营改增”后的跟踪服务,积极做好扩围行业试点准备工作。认真研究煤炭资源税改革对我县影响,促进财政增收和企业发展方式转型升级。 

   八是 清理规范税收等优惠政策。按照国务院和财政部统一部署,认真清理规范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社会保险缴费、财政支出、财政体制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切实减少政府对市场行为的过度干预,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九是 严肃财经纪律,强化财政监督。对各部门、各单位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检查,通过单位自查、财政部门专项检查,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强化责任追究,对检查中发现的虚报、冒领、截留、挪用、滞留财政资金等涉及违规违纪的行为,要按照预算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严肃处理。 

   十是 继续推进法治财政建设,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规范财政各项管理工作。健全预算编制、收入征管、资金分配、国库管理、政府采购、财政监督、绩效评价、责任追究等方面的制度建设,扎紧扎牢制度的篱笆。规范理财行为,严格按照规范的程序和要求编报预决算,按规定的用途拨付和使用财政资金,预决算编报都要做到程序合法、数据准确、情况真实、内容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