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018年组织工作综述

10.01.2019  11:22

2018年12月28日,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会闭幕第二天,8位干部登上“一线思考”讲坛,以“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为主题,向全市“一把手”们讲述自己的奋斗历程。

为实干者撑腰鼓劲,精准推动质量党建,是2018年全市组织工作的鲜明特色。过去的一年,全市组织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落实省委巡视整改任务为重要抓手,推动各项工作在紧跟大势、紧扣大局、紧抓大事中不断前行,为靖江高质量发展筑牢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紧扣“”的提升,打牢支撑发展的组织基础

党的全面领导、全部工作要靠党的组织体系去实现,而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组织体系的根基。2018年,我市注重从最基层、最基础的工作入手,突出抓好“五个基本”建设,把严的标准和措施落实到基层党建工作各个方面。

政治领航”不忘初心。“七一”前夕,市党员组织生活馆建成开放,市四套班子领导共同参加了开馆仪式,市委书记赵叶强调“要把党员组织生活馆打造成为弘扬靖江党建文化的重要窗口、教育党员干部的先锋阵地、展示城市品格的文明样板”。各级各部门纷纷行动、积极响应,全市建成运行党员组织生活馆25家,创新打造公交学习新干线,初步构建了多形式、广覆盖的党性教育阵地。着眼于丰富内涵、提升实效,市委组织部在全市开展了“不忘初心再出发、牢记使命永向前”“重温改革历程、牢记使命担当”等“一月一主题”党日活动;开发上线了“大拇指”组织生活智慧管理系统,督促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等制度,累计记录组织生活1.7万余次,有效推动党内思想教育融入日常、党员身份意识不断强化。

书记领衔”创新创优。按照“书记抓、抓书记”的要求,年初,我市建立基层党建“1116”责任体系,明确了党(工)委书记、副书记、委员10项具体责任,班子成员6个规定动作。市委书记赵叶亲自认领“精准打造‘马洲弘毅讲坛’品牌”项目,市委副书记赵国庆带队开展各地“书记项目”督查观摩,进一步传导了压力、铆实了责任。年内,全市各级党组织共实施“书记项目”43个、“委员项目”400余个,形成了层层有担当、人人有责任的党建工作合力。此外,每季度召开基层组织委员(党办主任)工作例会,通过交流研讨激发比学赶超热情,以点带面推动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融合领路”强基固本。突出典型引领、分类指导,持续推动各领域基层党建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在农村,深入推进“1511雁阵培育计划”,推广“基层组织引领、企业项目帮领、党员模范带领”的“三领联动”模式,提升党组织引领脱贫致富的战斗力;在城市,启动实施“七大建设”工程,推动3个街道(办事处)、39个社区分别成立大工委、大党委,设立79个党群睦邻点,有效整合党建工作资源;在“两新”领域,创新组建“两新”党建咨询研究会、非公企业“红领服务队”,年内实现新建党组织74个,新纳入组织覆盖329个、工作覆盖1828个。

锋帆领跑”为民服务。大走访再出发,大落实再深化,2018年7月以来,“新风行动”燃热靖江。全市13个工作团按照“五式五全”走访工作机制,组织近5000名党员干部深入村居,开展全面走访排查。市级单位主动认领组长项目244个,投入帮扶资金近1400万元,让广大群众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幸福感。推动党员亮标准、亮身份、亮承诺,全市2万多户党员家庭统一挂牌、当好示范,织密了城乡大地靓丽的红色风景线。大力推行为民服务“三张清单”制度,常态开展“五带三星”活动,持续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组建“马洲锋帆”党员义工服务队,建立“1+X”服务模式,累计兴办为民实事1.4万余件,赢得基层群众的一致好评。

紧跟“”的导向,凝聚推动发展的中坚力量

成事之要,关键在人。2018年,我市把为事业选拔好干部、为干部营造好环境放在重要位置,着力打造一支能力强、敢担当、善作为的干部队伍。

用人导向突出实干。把识人察人的功夫下在平时,2018年以来,市委专门组织力量,深入到文明创建、招商引资、扶贫攻坚等一线工作中,对换届后市管班子开展常态化分析研判。在此基础上,选拔了一批干实事、有实绩的市管干部,不断调优班子结构,进一步鲜明了用人导向。下半年以来,重点围绕党政机构改革,组织对全市17个涉改部门进行调研式考察,全面掌握干部思想动态、班子运行状况,力求通过改革释放新动能、激发新效能。

一线育苗立足实践。着眼打造一支当下有活力、发展有潜力、未来有竞争力的年轻干部队伍,市委于2018年8月专题召开年轻干部工作座谈会,市委书记赵叶明确指出,“要着力培养争先创优的先锋、脚踏实地的干将、服务民众的主心骨”。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我市正式启动年轻干部“一线育苗工程”,选派63名年轻干部到农村基层、开发园区、招商引资等“八个一线”挂职锻炼,建立完善贯穿培育、选拔、管理全流程的常态化机制体系,推动形成了优秀年轻干部竞相辈出的良好局面。

干部培养贴近实际。针对部分干部面对新时代发展需要存在的知识空白、经验盲区、能力弱项,2018年以来,我市启动实施干部“八大本领”提升工程,围绕现代经济管理与金融改革创新、城乡建设与管理、新时代政务宣传、社区治理与社会组织培育等领域分别进行专业能力培训。借助“马洲弘毅讲坛”培训载体,分领域分层次开展针对性培训,举办了4期“一线思考”讲坛、4期村(社)书记讲堂、12期年轻干部学堂,累计培训5000余人次。通过一系列力度大、覆盖广、针对性强的培养,全市干部专业结构得到持续优化。

严管厚爱务求实效。2018年,市委专门研究制定贯彻落实干部鼓励激励、能上能下、容错纠错“三项机制”的实施意见,实行“敢担当善作为”典型案例报备制度,用身边事教育激励身边人。去年以来,市委积极探索干部考核方式创新,推进平时考核、专项工作考核,引入反向测评机制,对干得好的褒奖、重用,慵懒散的批评、惩戒,形成了鲜明的激励约束机制。同时,不断健全抓早抓小的干部监督体系,试点开展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抽查核实制度,建立干部“健康预警”档案,着力形成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不出事的良好氛围。

紧盯“”的追求,汇集引领发展的人才资源

千秋基业,人才为先。为更好集聚助推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资源,2018年,我市正式发布“1+8+N”系列人才新政,吹响了人才集聚、人才建功的新时代号角。

以最大的诚意延揽人才。坚持“双招双引”,围绕高端装备制造、现代临港物流等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大力引进拥有全球领先技术的一流顶尖人才(团队),首次提出对优秀项目按“一事一议”原则,3年内可给予最高1亿元建设资助,特别优秀的上不封顶。2018年6月,市长叶冬华率团举办“靖江·上海人才科技投资恳谈会”,市有关部门分别组织百名专家教授靖江行、百优企业院校行等系列活动,全年引进高层次人才290多名。借助国际咨询委员会平台,加快推进“院士工作室+院士科创园”建设,促成8个科研项目来靖洽谈成果转化。全年共9个项目入选省“双创计划”、30个项目入选泰州“双创计划”、6个项目入选省“六大高峰人才”,2名本土人才申报入选国家“万人计划”,取得国家级层面人才工程零的突破。

用最好的平台培养人才。统筹抓好各类重点人才队伍培养,搭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人才培育平台载体。针对企业家人才,开设“企业大讲堂”,举办新生代企业家成长论坛;针对青年人才,实施“青靖马洲”人才回乡计划“十个一”行动,吸引1200多名青年人才返乡创业就业;针对技能人才,举办“技工技能节”,在一区(城南园区)、两校(省靖中专校、怀德学院)、七家规模企业挂牌成立10家“千名工匠青苗培养基地”;针对乡土人才,实施“名师带徒”工程,建立1家泰州市乡土人才传承示范基地和27家泰州、靖江两级乡土人才大师工作室;针对专技实用人才,分类组织开展人才培训、项目申报……2018年,我市共培养产生省科技企业家、泰州市科技企业家、省333人才、省乡土人才等人才工程培育对象225人。

把最优的环境留给人才。为推动各类人才生活无忧、创业无忧、情感无忧,2018年,市财政实际投入专项资金3594万元,较2017年上升39.17%,在泰州首家上线人才服务网,方便人才即时申报各类项目,职能部门在线处理,推动人才服务“触网升级”。“马洲英才卡”进一步提档,首次推出“六个一”精细化服务,提供171套人才公寓,为人才营造安心舒心的生活环境。市人才工作部门还从全市规模企业、成长型企业选聘了230名人才工作专员,组成近距离开展人才服务的专业型队伍,推动人才生态环境得到不断优化。

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靖江发展的巨轮正朝着实现率先全面小康目标破浪前行,相信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必将团结带领广大党员干部群众阔步走在时代前列,以强有力的组织工作为深化改革开放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全面小康实现历史性胜利提供坚实的力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