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二年级男孩为逃避培训班喝醉酒 借此请假

23.07.2015  10:45

  昨天上午,一读者来电报料称,西湖镇一居民家发生让人匪夷所思的一幕:才上2年级的小男孩,竟学大人样子在家中喝起了白酒,一直到中午还没有完全恢复清醒。

  记者随后联系孩子家长了解到,孩子的母亲这个暑假为孩子报了四个培训班,孩子喝酒的原因只是因为不想上培训班,想喝醉了“请假”。而记者随后调查发现,假期里,一个孩子上多个培训班的现象非常普遍。

   二年级小男孩家中喝醉酒

  “一个人东倒西歪的,手里还拎着瓶酒。”昨天上午,市民谢先生来电称,西湖镇一居民家发生惊险一幕,一名上2年级的小男孩,竟然在家里喝起了白酒。

  谢先生称,为了孩子喝酒的事,孩子的父母还吵了一架,孩子的母亲怪丈夫不把酒放好。

  “喝下多少不清楚,但听朋友说看样子是醉了。”谢先生称,他是从朋友那得知了这件事情,喝酒的小孩和朋友的小孩上同一个补习班。

  2年级的小男孩为啥要在家中喝酒?对此,谢先生称,他也不是很清楚,只是听说孩子的父亲平时好喝酒,可能是假期没什么事,模仿父亲喝酒闹的。

  随后,记者联系上谢先生的朋友,他称,自己也不清楚小孩为啥喝酒,只是听到孩子的老师说,有个小孩喝醉了,不能上课了。

  “一个小孩喝什么酒呢?听了之后很好奇。”谢先生的朋友说,平时上课,都是孩子的母亲送到培训班里,因此也算认识。

   家长证实

  孩子喝酒是为逃避培训班

  一个2年级的男孩,竟然在家中喝醉了。昨天中午,记者通过一位学生家长,辗转联系上了小男孩的母亲魏女士,她向记者证实了此事。

  “你来吧,孩子还没醒酒呢。”魏女士对记者的上门请求并没有拒绝,只是说不希望记者将自己的住址和孩子的姓名透露出去。

  对于孩子在家中喝酒的事情,魏女士说,自己也有些自责,孩子之所以喝酒,就是因为她假期为孩子报了太多的培训班。

  “报了4个,一个三年级预习班,一个游泳班,一个跆拳道班,还一个古筝班。”魏女士说,她希望孩子培养多方面的兴趣,才报了这么多培训班。

  早上上完游泳班,紧接着上预习班,预习班上完,下午还要上跆拳道和古筝。魏女士说,孩子的父亲曾因为喝醉酒请假不去上班,孩子不想上培训班,就喝酒向她请假,才闹成这样。

  在魏女士租住的家中,记者发现,喝了酒的小男孩仍在床上醉意朦胧、呼呼大睡着。对于喝了多少,魏女士说可能喝了四五口高度白酒。

   记者调查

  不少孩子暑假赶场“上班

  “班里的其他孩子都上预习班,不上心里不踏实。”魏女士说,暑假听说孩子的同学有不少都在学三年级的课,她不想孩子与其他同学不在同一起跑线上,所以给孩子报了班。

  昨日,记者就此调查发现,暑假里不少家长为孩子报了很多培训班,在翠岗中学附近,记者见到很多大学生在散发培训广告宣传单。

  “需要一个英语老师,有兴趣的同学可私下联系。”在扬州一家教群中,类似急需培训老师的招聘信息也不少。

  记者联系上扬大的一位大三学生,他告诉记者,不少同学在培训班里兼职,所谓的名师,其实很多都是学生。

  “说是预习班,我们也就是带着孩子做作业,指导一下。”该学生表示,有的同学一天可以赶几个培训班。

  调查中,记者发现,有的家长甚至为孩子报了六七个培训班,书法、琴棋、武术等等,理由是让孩子“文武双全”,不少孩子每天赶场上课。

   专家观点

  盲目追求“全面”可能一事无成

  采访中记者发现,除了兴趣类的培训外,家长最青睐的还是语数外的提升和预习班。

  对此,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副教授朱季康表示,社会上的择校氛围和孩子即将或正在面临的学业压力,使得家长认为只有让孩子多学点,才更有竞争力,而很多培训机构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假期设计诸多补习培训班,营造“延续平时学习”的噱头,家长怕孩子断档,只能硬着头皮上。

  “孩子可以试着参加一些培训班,但前提是一定要从孩子的兴趣出发。”朱季康认为,如果孩子不清楚自己的兴趣在哪里,家长可结合孩子的特点带孩子到一些兴趣班里“观摩”一下,再让孩子作决定。

  朱季康表示,现在很多父母都是跟风心理,压根没弄清楚孩子到底喜欢什么,总是认为孩子多学一门是一门,别人学什么也让自己的孩子学什么,什么培训项目热学什么,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在孩子的身上。“这不仅不利于兴趣的培养,还有可能一事无成。”朱季康说。

  记者 孟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