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旬老人露宿街头1年等儿子 岂料儿子就在百米外网吧

10.01.2015  04:45

  

   有一种相见叫悲喜交加,突然看到儿子,老人气得举起手,边拍边责怪。记者许俊文摄影

    核心提示|为了儿子来接她的“约定”,73岁的罗风老人,“驻守”在郑州市东风路与丰乐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台阶上,已有近一年时间。昨天,大河报以《儿去他乡无音信,娘宿街头盼一年》为题,报道了这位老母亲在郑州街头苦等儿子的故事,引起广泛关注,央视等媒体纷纷跟进采访,还有更多的人加入帮老人找儿子的行列。记者接到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读者的线索后,在一家网吧找到了老人的儿子焦建军。(记者蔡君彦文许俊文摄影)

   线索:有人打电话,让记者去网吧寻找

  罗老太太日夜盼望的儿子焦建军,在哪儿?昨天,大河君发出爱心“动员令”后,多位热心读者积极反馈,提供线索。

  

   网吧里躺在两个沙发上看电视的正是老太太的儿子

  “我认识一个叫焦建军的,也是电工。”读者陈先生来电说,他的老同事焦建军也40多岁,高个子,浓眉大眼,也是郑州市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辖区居民,遗憾的是两人已失去联系。

  昨天晚上,一位匿名读者给记者打来电话说,听说老人的儿子在附近网吧。

  昨晚9点多,大河报记者试探着找到东风路一家网吧,打听“焦建军”在哪儿,网吧值班人员毫不犹豫地向里面角落一指:在那儿,最角上的就是他。

  经过联系,刘寨派出所值班的何所长和同事打印了“焦建军”的身份信息,方便辨认,这些天一直操心关照老太太的副所长高宏伟,随后也特意赶来。

  

  面对记者和民警,老太太的儿子还满腹牢骚。

   诉苦:焦建军倒苦水,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大河报记者带民警上楼,走向刚才打探好的角落。电脑前,一个中年男子侧身躺在两张椅子拼成的“”上,身上盖着毛毯,正戴着耳机在看电影。电脑桌边,摆放着空的外卖饭盒。

  “你叫啥名字?”“焦建军。”没等民警再发问,该男子起身,直截了当地说:“俺妈的事儿我知道,网上都看了。

  他有些激动,开始倒苦水:“我也有苦衷,我也没法儿,你们不能光听一面之词。

  焦建军说,前些年,他的朋友在十二里屯有房子,把地下室免费给他和老妈住,住了3年,后来由于老人不注意卫生,周围邻居有意见,住不下去了。再后来,他们母子又在张寨租房住一段时间,可他去外地干活三个月后回来,屋里已空了,他说是老太太出去老不关门,房东也有意见,也住不下去了。

  

  已经睡下的老太太见到了“去上海”的儿子

  老人为何流落街头,他不愿再多说。“我对她怨言多了。”焦建军毫不避讳地说,自己本来有老婆、一儿一女,后来离婚,是老妈“和搅”的。

  他坦言,自己偶尔到工地干些电工活儿,没有固定收入,也不能租房子,就撒谎说自己去了外地,为了不让老娘觉得自己没用,挣了钱就回来。有活干时,他去干活,没活干,就窝在网吧。

  焦建军说,他不方便露面,就托朋友给老妈送些零花钱。焦建军也承认,大约一年前,他曾经给老妈承诺让老母亲等着他过年回来。

  

  老人咋也没想到儿子就在百米外的网吧里睡大觉

   相见:得知儿子就在身边,老娘又喜又悲

  焦建军泡的网吧,距离罗老太太躺的路口仅100多米远。

  “你老娘一直在路口等你,我们一直在找你,你知道不?”高宏伟生气地数落焦建军,对方低着头,低声说:知道。

  昨晚10时35分,他套上掉了两颗扣子的薄外套,答应跟着民警和大河报记者一起,去路口见老娘。

  “老太太,我们把你儿子给找来了。”已经躺下休息的罗老太太听高宏伟说,迟疑着缓缓起身,上下打量。

  

  老太太的儿子在收拾好心人送给老娘的一大摞被褥

  ”是不是你儿?”“是。就是。从哪儿找回来的?”老人很诧异,听民警说孩子一直在对面的网吧里,老太太指着儿子,不愿相信,“我的天爷呀!

  老太太伤心地“哎哟”着,举起手,含泪朝儿子胸脯前拍了几下,边拍边责怪:“儿啊,你办的啥事儿呀,丢不丢人?”几位围观者说,老太太,你生气就扇他几巴掌。老太太没再抬手,“她还是护孩儿”。

  焦建军低着头站在老妈面前,低头不语,末了,他说,等这个月10号发了工钱,就想办法租房子,让老妈有个家。

  

  一年来第一次有人帮忙穿衣裳

  

  焦建军为老娘穿上鞋子

  高宏伟说,老太太的儿子找到了,劝老人不要继续睡路边了,让老人带上行李,先让母子俩先到派出所待一晚,第二天再找地方安置,接下来还会考虑帮他找工作。这次,老太太爽快答应,“”。焦建军蹲下身,帮母亲穿好鞋,默不作声地叠着被子,一床又一床,摞了一大堆。

  深夜11时30分,警车赶来,把老人的“家当”和母子两人带到派出所……

   相关报道:

   老太露宿郑州街头1年等儿 “儿子答应来接我

  来源: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5年1月8日

  

  白天里老太太一直坐在路口望着儿子走的方向,盼望儿子出现在眼前。

  

  清冷的午夜街头,孤灯下,寒风中,或许在梦里,老太太才能与儿子团聚。

  

  提起儿子,老太太泪流满面,她恳求记者帮她把儿子找回来。

  □记者蔡君彦文许俊文摄影

  核心提示|“我哪儿也不去,就在这儿等俺孩儿!”当有人劝说73岁的罗风换个有吃有住的地方,别守着铺盖卷儿在路边台阶上,她都拒绝,语气坚定。这位老人,在郑州市东风路与丰乐路交叉口西北角的台阶上,已“驻守”近1年时间。

  进入“小寒”,郑州最低气温跌至零下,躺在路边的老人让路人挂念,也成为社区、民政部门及警方等的重点关照救助对象,送饭,送棉衣棉被,还有人塞钱……可是,老人不肯去救助站、养老院,让大家颇感为难。她心里,有着怎样的“”?

   深夜探访

   寒风中,一位老人躺在人行道上……

  “这事儿咋办?”几天前,在郑州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组织召开的冬季救助工作阶段性座谈会上,罗老太太的“难题”再次被提及。

  这位老人怎么了?6日深夜,按照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的介绍,大河报记者来到东风路与丰乐路交叉口探访。街灯下,路口西北角人行道旁半米多高的台阶上,一位老人躺在被窝里休息,旁边堆放着几个袋子、空瓶子。大冬天躺在街边,咋不去救助站?

  “不想去,俺孩儿也不让去,让在这儿等着他来接我。”这位自称罗风的老人说,她“一个多月”没见儿子了,说着从被子底下摸出一张折叠整齐的白纸,上面写着她儿子的手机号码。几次拨打,都提示已停机。老人有些失望,随即又说:“他肯定会来接我。

  罗老太太称自己老家在开封,年轻时和老伴在郑州帮人理发,育有一个儿子,还有孙子孙女。现在老伴已经去世,儿子远在上海打工。

  据刘寨派出所副所长高宏伟透露,罗老太太确实有一个儿子,听说现在外地,无其他亲人,在郑州无房,曾租房居住。

   拒绝救助

   宿在路边,哪儿也不去要等儿子……

  7日上午10时许,罗老太太坐在被褥旁,吃着烧饼夹菜。旁边,站着专程赶来的惠济区刘寨街道办事处及丰乐社区工作人员。

  据熟悉罗老太太家庭情况的人透露,老太太的儿子、儿媳已离婚,孙子孙女跟着儿媳生活,大家都不了解老太太儿子现在什么情况,只知道在外地。

  刘寨街道办事处相关负责人宋苏滢苦笑着说,老人此前曾被办事处协调安置到福利院,后来,被从外面回来的儿子接了出来……“她一直坚持认为儿子会回来找她,换个地方等都不愿意。

  据刘寨派出所副所长高宏伟介绍,资料显示,罗风生于1941年8月14日,户口在南阳路173号附13号,属于“空挂户”,她老伴已去世,有一个儿子,名叫焦建军,1971年12月24日出生,可不知现在何处,他们也无法联系到对方。他同时透露,有些事老太太说得不准,“她说一个多月没见儿子,事实上远远不止”。

  去年12月31日,担心有雨雪,办事处和社区工作人员打算哄老人免费去住养老院,可老太太走到车边,又转身回来,说啥不肯去。“我们想救助,可必须得当事人自愿,不能强求。”惠济区民政局副局长金瑞红很为难。

   思念儿子

   老泪纵横,儿说过不会忘了妈……

  围在罗老太太身边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劝她别守在路边受冻,接受政府救助。可是,老太太并不“领情”。

  围观者戚女士说,去年七八月份时,她曾帮罗老太太拨打过儿子的电话,头一次,对方挂了,第二次打通,听说老太太住街边,老太太的儿子在电话里说:“我明天下午4点就去接俺妈。”可到现在都没消息。

  “他快回来了!”罗老太太听了赶忙说,说着说着,老泪纵横,她念叨说,孩子是“电工”,出去打工了,任务完成就回来。在这位妈妈心目中,孩子是很孝顺的。她说,孩子知道自己现在的处境,不回来肯定是遇到了难处。“俺孩儿给我说过:不会忘了妈。

   总动员令

   焦建军啊,大家喊你来接娘亲……

  大河报记者注意到,老人铺盖着厚厚的被褥,掀起细数,上面各种花色共10床棉被,最下层是一个绒垫子。大家说,老人在这个路口周边,已“驻守”了近一年,下雨天不见她,天一晴又回来了。

  老人说,这些被子都是好心人送的,“都对我可好”。她坦言,守在这里不愿走,除了想等着儿子回来接她,还因为旁边有超市、药店,来来往往人多,经常有好心人帮她。可在周围人看来,这些帮助并非长久之计。郑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最好是老人的孩子能早点儿回来,即使回不来,帮忙劝说老人接受救助也行”。

  亲,如果您知道老人的儿子焦建军的消息,请拨打大河报新闻服务热线0371-96211,刘寨街道办事处民政所电话0371-63679519联系,帮助老人早日与儿子团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