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市2015年秋粮收购形势调查

19.10.2015  11:41

9月下旬,高邮市湖西乡镇杂交稻已经收获,十月下旬,粳稻收购工作也将全面展开。根据调查分析,今年本市秋粮收购工作可以概括为生产形势好、工作准备早、上下压力大、应对措施少。

一、生产形势好

今年本市水稻面积增、品种结构更趋合理、主推技术更明确,丰收已成定局。根据相关部门了解的情况,今年全市水稻种植面积86.07万亩,比去年增加0.8万亩,其中粳稻80万亩,比去年增加1.95万亩,籼稻5.36万亩,比去年减少2.37万亩。通过近几年的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逐步筛选出适合高邮地区种植的普适性强、高产优质新品种。主推品种以南粳9108、武运粳24号、武运粳27号、南粳49等为主,推广30万亩左右,比去年增加10%以上,推广超级稻40万亩,比去年增3.5万亩以上,良种覆盖率达95%以上。

从生长形势来看,虽然水稻生长前期受温度偏低、光照不足降雨量大影响,粳稻苗情不及去年同期,但8月中旬后至今,温光条件转好,降雨量低、降雨天数少,明显好于去年同期,水稻生育进程加快,苗情转化好,利于水稻扬花灌浆充实,提高结实率与粒重。同时,以机插稻、抛秧稻为主要轻简化、精确化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面积不断增加,水稻适期栽播面积增加,今年病虫害总体发生较轻,因此总体分析预计,今年的水稻产量不会低于去年。

预计今年本市水稻总产将达到53万吨,比去年增加近2万吨,其中粳稻总产超过50万吨,比去年增加3万吨左右,籼稻总产在2.7万左右,比去年减少0.6万吨。预计全社会商品量将超过26万吨。

  二、工作准备早

为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高邮及早准备,在抓好生产形势调查、国家政策宣传、落实各项保障措施同时,针对今年仓容紧张的突出问题,重点抓好腾仓增容工作。

由于今年夏粮丰收,托市小麦收购量大增,目前小麦销售市场依然没有启动,面对这样不景气粮食市场行情,高邮市粮食购销总公司积极做好托市粳稻上市拍卖销售腾仓、抓地方储备轮换空仓为秋粮收购准备仓容,同时积极联系客户做好秋粮收购合作,争取即购即销扩大收购量。截至目前,国有企业已经准备仓容2.5万吨,但与我们预计5万吨的秋粮收购量来比较还将有2.5万吨的缺口。当前本市国有粮食企业粮食库存处于历史高位,主要是2014年托市粳稻和2015年新收小麦库存,无论是小麦,还是稻谷,因市场需求不旺,去库存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2014年托市粳稻收购4.88万吨,因江苏省粳稻启拍时间比较迟,比去年晚了近了一个月,截至9.30日已经上市拍卖成交3.13万吨,占入库量的64%。2015年本市国有企业小麦入库总量25.46万吨,其中托市粮收购21.48万吨,自营粮收购3.87万吨。自营粮主要以合作经营为主,数量在2.33万吨,采取定向销售方式,由合作方自我消化。目前自营粮实际库存比重不大,库存压力主要还在于托市粮。

  三、上下压力大

临近秋粮收购,面对目前的形势,作为地方粮食部门,我们感觉压力巨大,既要贯彻执行好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承受政策的压力,也要面对仓容紧张,无法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的社会压力。分析今年秋粮收购,矛盾将集中在两个方面:

一是农民心理价格预期与实际市场价格的矛盾。受整个稻米市场行情疲软,粳稻市场收购价格不容乐观,目前小米厂有零星新粳稻收购的市场价格每斤在1.45元,与往年新稻上市,米厂抢鲜新粮价格高开形成鲜明对比,远低于今年国家出台的最低收购价格。预计今年秋粮收购,包括大米加工企业在内的各类经营主体收购将趋于谨慎,开秤价格预测将低于农民的期望值,而且随着新粮大量上市,市场价格有可能在每市斤1.4元左右的低位徘徊。

二是托市收购库点仓容不足与敞开收购农民余粮矛盾。今年托市库点,我们根据仓容与区域分布,争取上报了十二个库点,低于2014年19个粳稻托市库点,其仓容量也就在2.5万吨左右。如果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预案,因市场价格远低于托市价,农民到托市库点出售托市粮的积极将空前高涨,而有限的仓容将无法满足农民售粮的需求。如果上级部门不就解决仓容不足问题及时出台相关政策,就可能出现农民售粮难问题。尤其是种粮大户,由于其资金回笼需要和无一定仓容储存,售粮迫切,如果没有空仓容收购,矛盾更为突出。

  四、应对措施少

面对粮食丰收、仓容不足的矛盾,光靠国有基层企业已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也无法担起全部社会职能,所能采取的有效措施相对较少。在此,只能向各级政府和上级管理部门呼吁,要解决目前政策性粮食收储难迫在眉睫的问题,最现实最可行的措施,首先是向农民做好宣传,鼓励藏粮于民;其次出台政策,租借社会仓容,解决收购仓容紧张的问题。

地方国有粮食企业要发挥主渠道作用,执行好国家政策、方便农民售粮责无旁贷,高邮粮食企业将努力做一是执行好国家政策不走样、把好收购质量关不动摇、对农民做好解释不推让。(杨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