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前夕 日本友好团体连续第30年来南京植树赎罪

04.04.2015  10:12

  扬子晚报讯(记者 于英杰)“作为有良知的日本国民,我们想到南京来,以自己的行动告诉世人,不能忘却这段历史。”4月3日,日本第30次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植树访华团顾问、74岁的白西绅一郎如是说。当天,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里,植树访华团一行27人进行“绿色赎罪”活动,表达对侵华战争的忏悔和对和平的向往。

  在纪念馆和平公园内,植树访华团30年前栽下的3棵千头松,如今枝繁叶茂,团员们对树枝进行了修剪。“这几棵千头松是我们从日本带来的,当年还是小树苗,现在都长高了。”植树访华团团长菊池健介说,他的父亲菊池善隆是这项活动的倡议发起人之一,因为绿色象征生命,也是和平的象征,因此,自1986年以来,每逢春暖花开时节,日本日中协会都要号召日本国民组成植树访华团来宁植树。“我们要吸引更多年轻人加入,将活动世世代代持续下去,为当年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赎罪。

  “我是从外婆那里知道这个活动的,感觉非常有意义。”17岁的横山贵大是高二学生,他说,同龄的日本人对南京大屠杀历史持否定态度,教科书对这段历史也没详细介绍。“但侵华日军在中国做了太多过分的事情,凡是有良知的日本国民都应该正确认识这段历史,用一辈子赎罪。

  纪念馆馆长朱成山说,过去30年来,日本友人用“绿色赎罪”的方式向中国人民、南京人民谢罪,这种精神难能可贵,“这是来自日本民间的一种声音,中日两国都应该牢记历史教训,为和平发展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当天,植树访华团成员来到祭奠广场敬献花圈、默哀,悼念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者。此外,他们还将去珍珠泉公园植树。据统计,过去30年间,有上千名日本友人在南京珍珠泉公园栽下5万多棵梅、榉、桃、山茶、女贞等树木,成为中日友好的象征。

编辑:刘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