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省秸秆机械化还田取得新成效

22.02.2016  16:33

  2015年,全省各级农机部门围绕省政府确定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年度工作目标,创新推进思路,加大行政、技术、经济、服务等工作力度,强化“行政、社会、第三方”监管等措施,发挥作业补助的政策效应,着力提高作业质量和实施效果,确保秸秆机械化还田稳步推进,为提升耕地质量、促进秸秆综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 

    全省共97个县(市、区)实施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作业进度隔日报表显示,各地夏秋分别投入带切碎抛撒装置的联合收割机10.2万台、大中型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12.7万台套,其中80马力以上拖拉机5.7万台套。据县级第三方核查和公示汇总,各县(市、区)在省级下达秸秆综合利用资金中分解稻麦秸秆机械化还田补助资金共80895万元,地方各级财政落实配套投入27282万元。在省补资金带动和地方财政扶持下,全省全年共实施麦稻秸秆机械化还田作业超过4000万亩,还田率50%以上,各地都超额完成了当地政府计划目标,有28个县(市、区)还田率超85%。 

  在政府行政推动下,各地通过争取地方财政投入、科学编制方案、加大宣传发动和技术培训指导、强化监管督查等措施,确保工作顺利开展。据统计,全省全年新增80马力以上拖拉机配秸秆还田机1.06万台套,夏秋分别组织约3000个农机服务组织和40000户农机户、协调500个跨区作业队伍作业,组织技术培训2090期,召开现场演示会1182场,发放技术宣传材料200多万份。 

  从省市督查考核、县级第三方核查和各地反映,大部分县(市、区)政府重视程度较高,行政推动力度大,推进思路清晰,农民认知程度普遍提高,作业质量和效果普遍增强,农机具的配置和结构得到优化,大马力机具明显增加,土壤结构和肥力有了明显改善。据省环保卫星监测结果显示,秸秆露天焚烧火点数量较上年明显减少。通过秸秆机械化还田,加快了集成技术推广应用步伐,夏季麦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水稻机插秧面积达1962万亩,占夏季还田总面积的59%,秋季稻秸秆机械化还田集成小麦机播面积达988万亩,占秋季还田总面积的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