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热模式•投石问路全媒体

22.12.2015  19:37

              这一年,在全新理念、媒介技术、互联网思维等因素的助力下,这些热模式正在改变新闻生产及媒体运营的流程。

      中央厨房全面开启

        2015年3月2日,《人民日报》第4版,人民日报全媒体平台首次亮相,“中央厨房”的首个产品是一个被称为《书话两会》的栏目。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人民日报》通过这个品牌实现了报道流程平台化、报道内容定制化、报道形式可视化,全景多维立体地展现了全国两会风采。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说,“中央厨房”是融合发展的实验场,为报社下一步发展投石问路、积累经验。

        继《人民日报》后,新华社开始发力。7月7日,以“中央厨房”式新型全媒体采编发空间揭幕和一批新技术系统的启用为标志,新华社全媒体报道平台在京启动。由新华社总编室组织协调组成专业团队,进行跨部门、跨媒介、跨终端全媒体新闻产品的生产、发布和监测评估。此举也被视为国家通讯社积极推进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关键一步。

        在媒体融合探索的过程中,很多中央和地方媒体都开展了“中央厨房”式的流程再造模式,记者将采集到的文字、图片、音视频等素材录入“中央厨房”内,报业集团内部各种子媒体根据需要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重新“排列组合”,生成各种形式的终端新闻产品。

        “中央厨房”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渠道传播。能够节约采编成本,提高传播效果,但在实践中整合是一个难点。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中央厨房”如何成为一个协同合作的有效平台,在保持不同子媒体个性和特色的同时形成合力,仍待探索。

        机器人写稿从无到有

        9月10日,腾讯财经发表《8月CPI涨2%创12个月新高》,文章声明中称“本文来源:Dreamwriter,腾讯财经开发的自动化新闻写作机器人,根据算法在第一时间自动生成稿件,瞬时输出分析和研判,一分钟内将重要资讯和解读送达用户。”

        新华社在其成立84周年之际正式推出机器人写稿项目,迎来机器人“新员工”——“快笔小新”,编写体育赛事中英文稿件和财经信息稿件。“快笔小新”通过数据采集,数据加工,自动写稿,最后编辑签发,这一整个流程基本上在“3秒”内瞬间完成。而这种机器人生成稿件的模式正在传媒界不断蔓延、延伸。

        智能社会,机器人正逐渐在各个领域协助甚至取代人类的工作。在传媒界,机器人取代记者的言论为时尚早。但“机器人新闻”这种全新的新闻生成模式,不仅节省了人力,也加速了出稿速度,在面对巨大数据量时,也不容易出错,这都是它的优势所在。对新闻从业者来说,未来理想的新闻生成模式可能将是机器人记者和记者相互配合,前者负责快速、全面、准确地发布消息,后者负责后续跟进和深入分析。

        数据新闻遍地开花

        数据新闻可以说是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而出现的一种新型模式。数据新闻在某种程度上是数据技术对新闻业全面渗透的表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流程。

        这一新闻呈现模式并非今年才有,但今年传媒界运用数据新闻最为普遍。新华网开辟专门的数据新闻频道,以“数读新闻,图观天下”为口号;财新网的数字说频道、澎湃新闻的《花边数据》、网易新闻的《数读》、搜狐的《数字之道》,新浪的《图解天下》……在传统纸媒中,《南方都市报》开设《数据》栏目、《华西都市报》也有《华西数据》;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特别开设《两会大数据》,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大数据方法,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提炼出有新闻冲击力的主题。

        数据新闻在一定意义上已经改变了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呈现形态,这一模式的形成对新闻表达是一种推动。我国的数据新闻进行得如火如荼,但和国外先进的数据新闻相比仍然存在较大差距,需要借鉴国际同行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