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阳有序实施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计划

26.08.2016  20:33

  

  2016年,PM2.5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省、市下达的考核合格目标,力争达到省、市考核优秀目标,即PM2.5年均浓度比2013年下降18%,达到48.1微克/立方米以下;同时,空气质量达标率比2015年上升,重污染以上天数比2015年下降。这是射阳县2016年大气污染防治实施计划确定的目标任务。

  射阳县坚持把调整产业结构、淘汰落后产能作为推进全县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注重运用环保、能耗、质量、安全等标准,制定实施化工、纺织印染等重点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年度计划,依法依规淘汰环保及能耗等不达标的落后产能,建立以提高节能环保标准倒逼“两高”行业过剩产能退出机制,严禁建设过剩产能行业新增产能项目。推动化工、纺织等重点行业及其他行业重点用能单位持续开展节能工作,加快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审核和改造,提高企业清洁生产审核中、高费方案实施率。推进城市主城区的重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坚决关闭污染严重、整治无望企业。

  射阳县严格执行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和煤炭消费总量实施方案,实行总量控制目标责任管理,建立耗煤大户名单及耗煤项目台账,相关部门切实履行职责,实行减量替代,确保完成年度煤炭减量目标。根据《江苏省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提高煤炭清洁利用水平,积极推进煤电机组超低排放环保项目改造及集中供热与天然气接管工程建设。

  2016年,射阳县结合国家生态县建设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工作,制定并强力推进燃煤小锅炉整治年度计划,逐一对账销号,目前已经完成全部燃煤锅炉整治任务的80%。其中,城市建成区和各类开发区内10蒸吨/小时及以下燃煤锅炉全部实现清洁能源、可再生能源替代或淘汰,建成区也已全面完成燃煤小茶炉、小炉灶整治,打赢了燃煤整治“攻坚战”。

  射阳县重抓监管和污染综合防治,重点整治全县包装、印刷、表面涂装等重点行业企业,全面开展VOCs污染治理。建设县级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系统,推进电子化、智能化监管,实现信息共享。严格机动车排放标准,新注册车辆实施国五汽、柴油车排放标准。环保、公安部门健全联合执法机制,重点推进中型、重型柴油车尾气治理。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实现黄标车全面淘汰。实施岸电系统项目4项,大力推进到港船舶岸电使用,积极推动老旧船舶的强制报废和淘汰更新。

  与此同时,射阳县不断推进城乡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严格执行建筑工地施工扬尘控制管理规定,加大扬尘污染执法监管力度,推进干散货码头堆场建设防风抑尘设施或实施封闭储存。全面贯彻落实省绿色建筑发展条例,构建完善绿色建筑发展全过程闭合监管体系,确保城镇民用建筑全面按照绿色建筑设计标准设计建造。加快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充分利用国家示范项目平台,推进秸秆生物质能规范利用。着力巩固禁烧成果,保持秸秆焚烧“零火点”记录。开展餐饮油烟污染治理,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烧烤食品、沥青、油毡、橡胶及其他产生烟尘的物质。落实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分级管控和强制性减排措施,责任落实到人,确保应急机制高效运转。

  射阳县今年相应制定了严密的保障措施,确保年度大气污染综合防治计划的有效实施。一方面,加强该县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以及全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领导和组织力度,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要求,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计划的相关工作指示和安排。严格考核评估,建立定期考核排名和通报制度。对计划项目进展缓慢、大气环境质量改善未达合格目标、大气环境污染严重的镇区、部门、企业,实施建设项目区域环评限批,取消授予该地区环境保护荣誉称号。另一方面,加强和提升环保行政管理、监督执法、监测科研能力,逐步建成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数据库,逐步完善污染源排放清单长效管理机制;统筹安排现有环保专项资金、大气治理重点项目、PM2.5源解析和大气污染源清单建设、燃煤锅炉整治、机动车尾气排放监控能力建设和环保电子卡监控系统建设的财政资金支持。此外,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宣传,积极引导全社会参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倡导文明、节约、绿色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拓宽群众监督渠道,推进企业自觉履行环保社会责任,让“好空气”与“射阳蓝”成为射阳县名副其的金质招牌。 

  (  魏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