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后找回党员身份 “三块银元”见证老兵忠诚

16.06.2016  21:41

        昨天上午,抗战老兵杨美田、张道干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了“三块银元”和“满洲国吉林治安维持奖章”,并向大家讲述了背后的故事。

        “1942年,抗战最艰难时期,新四军得不到国民政府的军饷,基层党组织和地方武装的经济和物质来源主要来自民间筹措。”95岁的杨美田说,当时21岁的她是一名抗战女兵,多次穿过日军的封锁线,将变卖嫁妆、金银首饰和物品换得的五六十块银元和子弹,送给身在淮北新四军武工队的丈夫马振藻。

        马振藻时任泗洪县金锁区委书记、区长和武工队长,他和杨美田在开展敌后游击战时,躲藏在张道干家组织党员活动、动员群众参加抗战。张道干的母亲省吃俭用,经常为马振藻夫妇和武工队做干粮。在马振藻的引领和教育下,张道干积极勇敢参加抗战斗争,特别是参加了著名的朱家岗战斗外围战,并在战斗后安葬了73位新四军烈士,掩埋了13名日军阵亡士兵。

        1942年底,马振藻介绍张道干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马振藻在离开时,让张道干继续留在武工队,主要在家乡动员青年参加新四军,并留给他3块银元。后来,张道干从家乡带着十余个青年参加了新四军,离开家乡时,他把这3块银元作为党的财产珍藏在家里。

        “解放战争期间,我家乡的党组织受到破坏,我的组织关系丢失。”张道干说,他所在的部队考虑他勇敢作战,腿负枪伤,曾几次动员他重新入党。但他以自己是抗战时期的老党员为荣,没有二次入党。解放初期,他回到家乡,基于对党的信仰和忠诚,他开始了寻找自己党员身份的生涯。

        2015年4月,《抗战英雄马振藻》4集电视节目播出,张道干家属获得了马振藻、杨美田的信息。

        2015年7月19日央视《等着我》节目中,张道干和杨美田在分别71年后再次相见。同年年底,在党的财产“三块银元”的佐证下,张道干恢复了党员身份。“几经周折,我才得知自己的入党介绍人马振藻已于1991年去世,但与老大姐杨美田的重逢,终于让我找回了自己的党员身份。”张道干感慨道。

        此次纪念馆获赠的“满洲国吉林治安维持奖章”,则是当时朱家岗战斗结束后,张道干从日军阵亡士兵身上发现的战利品。

        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表示,“三块银元”展现了新四军依靠人民群众开展敌后抗战活动、建立地方政权的艰难过程,“这也教育青年一代,要树立爱党爱国的价值观,坚定对党的信仰,传承先辈‘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肖姗  胡媛)

来源:  南京日报      转自: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