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城警星刘晓荣:90后法医从业3年 参与处理水中尸体近百具

18.09.2015  18:42
      刘晓荣正在勘验尸体     中国江苏网9月18日讯(通讯员 宁公宣 记者 蔡阳艳)近日,南京市公安局水上分局刑警大队接到港池派出所急报称,在长江129号红浮附近水域发现一具中年女性尸体。接到警情时,法医刘晓荣刚刚结束一起尸体检验工作。虽然疲惫,刘晓荣却未敢稍歇,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开展检验。     在水域中发现尸体,必须通过勘验推断其落水时间、地点及死亡原因。但因为水域中的影响因素太多,尸体被发现时往往已高度腐败、变形,推断死因等的难度极大。刘晓荣现场勘验发现,这名中年女性死者角膜轻度混浊、双手表皮发白,他随即推断死者死亡时间为6小时左右。此外,由于尸体四肢有多处挫伤,损伤分布广泛,再结合外裤裆部至双侧裤筒内侧沿裤缝处开裂,他分析死者为高坠后落水可能性较大。     根据他提供的意见,出警民警在警务平台上查询到当天中午一起跳长江大桥自杀警情,经过后期调查,确认死者正是该跳桥者。     对一名法医来说,就要通过科学检验、缜密推断,并结合警情相互印证,从而让“尸体”开口说话,还原事实真相、死者生前轨迹等。尽管2012年才参加公安工作,可作为90后的刘晓荣在前辈陈冶秋的带领下,已通过大量实战积累了丰富的疑难尸体勘验经验。     今年3月16日下午,长江边某处江滩的芦苇丛中发现一个颅骨。刘晓荣发现,除了颅骨之外,江滩上还散落着骨盆和几根四肢长骨,其余骨头去哪里了?是被江水冲走了还是分尸后丢到其他地方了?     带着满腹疑问,刘晓荣开始了现场勘查。一截露在泥土外的肋骨引起了他的注意,于是他徒手在江滩上挖了两个小时,拼接成了一个完整骨架,其中尸骨一侧胫骨下端有缺损。结合周边环境及缺损形态,刘晓荣最终得出结论,缺损现象系动物啮咬尸骨所致,从而排除了刑事案件可能。     5月16号晚,三汊河派出所在江北某码头江边发现一具无头尸体,被发现时尸身表面裹着一层灰白色“水泥”状物质。难道这是一起杀人抛尸命案?     尸体打捞出水后,刘晓荣发现,尸体颈部以上连同双上肢均已缺失,但缺失处的关节面完整光滑,并无暴力打击痕迹。他大胆推断,颈部以上及双上肢缺失,应该是组织腐败消解后自然脱落,而尸身表面的浅灰色物质,并不是“水泥”而是“尸蜡”,它是皮下脂肪组织分解后与水中钙、镁等离子发生皂化反应生成的皂化物。随后,经过DNA检验比对确认身份,这名死者为2014年在某汽渡船上跳江自杀者。     刘晓荣除了通过推断死亡时间和损伤形成帮助查找身源外,今年以来还多次通过死者局部特征,如兔唇、颈部小挂件等,顺利查找到身源。在他看来,作为一名法医,除了认真、细心外,还必须具有高度的职业责任感。为了近距离观察尸体情况,他勘验现场时从不戴口罩,他说戴口罩会妨碍检验,还会导致眼镜起雾影响视线。     作为水上公安分局刑警大队一名年轻法医,刘晓荣工作3年来已参与处理水中尸体近100具。因为高度敬业及多次精准处理疑难尸体,刘晓荣2013、2014年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前段时间又顺利获评8月石城警星。

原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