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十大最美航标工”公布 我省三人榜上有名

07.08.2017  15:38

7月26日,“2016年十大最美航标工”名单公布,我省扬州市高邮航道管理站张明邮荣获“2016年十大最美航标工”称号,镇江市航道管理站倪田荣、苏北航务管理处陈柱荣获“2016年最美航标工提名人物”称号。

为在全行业深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提升行业文明程度和服务水平,交通运输部在全国交通水运行业组织开展了“2016年寻找最美航标工”推选宣传活动,活动由中国水运报社承办。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全国交通水运系统干部职工的积极响应,经过单位推荐、专家初选、媒体公示、事迹宣传、公众投票、专家评审等程序,诞生了这些平凡中蕴含伟大的人物。

张明邮,高邮航道管理站的航政股股长。从1979年参加工作至今,38年来始终秉持工匠精神,用一名航道人的担当,肩负起过往船民的殷切期望。

 

2003年夏天,扬州市航道管理处决定在4个月的时间内在高邮湖区设置7座4米双船体型浮标,同时对辖区内所有航标进行改造升级。为了确保此次航标改设任务按时完成,张明邮主动请缨,配合专家组战高温、斗酷暑,每天从早上六点干到晚上六点,中午回不去的时候就在航标艇上吃点干粮再继续工作。凭着这么一股子钻劲儿和拼劲儿,此次航标改设任务最终提前完成。2013年,高东线航道城区段产生了多起违章装卸输送机,作为单位航政执法负责人,张明邮勇于担当,积极出谋划策,整个执法过程按照规定程序,执法人员出动近200人次,立案查处6起违章。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2017年4月,全省开展内河航道普查工作,起点高、任务重、时间紧,高邮航道管理站考虑到张明邮即将到达退休年龄,本不打算让他参加。张明邮得知情况后又一次主动请战,与站上同志一道连续作战13天,完成辖区内43条航道(574.46km)的摸底调查任务。

在这38年里,张明邮为深爱的航道事业挥洒了全部青春年华,他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工匠精神守护着航道,谱写了新时期扬州航道“践行五大理念,建设六个航道”的华美乐章。

倪田荣,1962年出生,中共党员,1978年参加工作,现任江苏省镇江市航道管理站工会主席。40年来一直奋斗在航道工作一线,承担着镇江125座航标的维护管理工作,他管理的航标灯发光率达100%,被誉为“一盏永远发光的航标灯”。

 

倪田荣所在的镇江市航道管理站,承担着全市内河航道航标、标志标牌的维护管理工作。在倪田荣的带领下,镇江站全体航标人员克服重重困难,尽职尽责做好各项航标管理维护工作,长期以来,没有一艘船舶因航标故障受阻。为积极发挥航标在保障服务重点工程建设中的作用,他带领职工开展《GPS遥测定位系统技术在水标中的应用》调研,并在浮标上安装了防漂移GPS遥测定位系统,提高了航标的服务可靠性,节约了大量管理成本。他以优良的道德品德,扎实的工作作风,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关爱家庭、孝敬老人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了广大职工。

陈柱,1961年6月生,中共党员,现任苏北航务管理处副主任科员。

1980年参加工作至今,陈柱一直从事航政、航标、测绘等航道养护技术工作。在其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勤于思考,刻苦钻研、努力进取、不断创新,曾先后获得省部级和市厅级科技成果5个,国家实用新专利4个,发明专利2个;发表相关学术论文40多篇,主编相关教材3部、40多万字,并经常应邀讲学,培训技术人才2000多人次。近10多年来,他还先后多次应邀参与交通运输部组织的长江干线航道要素智能感知等20项相关科研项目的研究、审查、验收等工作,应邀帮助江苏省航道整治重点工程有关助航标志配布设计研究30多项。其中,由他具体负责构思建设的六圩灯塔以其新的理念、科技创新和助航导航的实用价值,被中国航标专业委员会确定为中国内河航标第一塔。

交通运输部倡议,交通运输行业广大干部职工要以他们为榜样,大力弘扬“两路”精神、交通精神、灯塔精神,立足本职,胸怀大局,时刻保持爬坡过坎的韧性、动真碰硬的果敢、实干创新的劲头,把握黄金时期,展现黄金作为。各单位要以学习宣传他们的先进事迹为契机,进一步加大先进典型学习力度,充分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