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2015年农机化工作亮点纷呈

19.01.2016  15:50

  2015年,盐城市扎实开展“农机化发展巩固提升年”活动。农机化继续保持健康、快速发展的强劲势头。 

   一是农机化推进力度显著增强。 市委市政府将农机新机具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农机合作社建设等农机化重点工作列入农业农村目标加以考核,市政府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快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的通知》,对市农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专门形成了40号会办纪要,并将其列为市委市政府“三重”事项进行推进。农业部、省政府和盐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亲自视察农洽会农机展,市委书记朱克江、市长王荣平在夏、秋两季深入农机作业现场视察,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亲自组织会办秸秆机械化还田、粮食烘干能力建设等农机化重点工作,先后多次对农机化工作专门作出批示。市农委将加快农机化发展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主要领导亲自调研推进农机化措施,农机化与农业现代化形成深度融合。 

   二是农机化投入继续保持高位运行。 中央和省分配盐城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3.065亿元,农机总投入达10.9亿元,继续保持在较高水平运行。新增大中型拖拉机3397台、联合收割机3495台、水稻插秧机2533标准台、大中型秸秆粉碎还田机1643台,粮食烘干机364台,推广高效农业新机具5077台(套)。实施省秸秆机械化还田项目1.6亿元。市财政拿出850万元支持农机化重点工作和农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各县(市、区)对农机化的奖补资金达1.2亿元。 

   三是主要农作物机械化水平明显提高。 三麦、水稻机收水平分别达99.8%、95%,水稻机插面积368.1万亩,加大铧式犁及犁旋一体机等适用机械的推广,全面推行第三方核查,夏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610万亩,还田率达到89.3%,秋季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304万亩,还田率达到52.3%。完成农机深松整地试点面积10000亩。免费发放跨区作业证6672份,跨区作业收入达8.2亿元。 

   四是农机公共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积极推行 “三点工作法”,建设的市级农机业务团队成为可复制、可推广,全市领先的样版。帮助合作社争取省、市农机服务体系建设项目32个。协调民生银行、邮政储蓄银行落实贷款3950万元。全年新增农机合作社114个,总量达到903个,创建农机示范合作社124个,有52个家庭农场规范配备了农机装备。紧跟农机化发展步伐,不断创新培训鉴定方式,农机职业技能获证奖补鉴定合格人数3573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职业技能鉴定1050人。农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进入内装阶段。成功举办江苏省第十七届农业国际合作洽谈会现代农业装备展,共展示50多个品种400多台(套)机具。 

   五是农机安全监管形势稳定向好。 健全各级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体系,落实主管部门和安全监理机构第一责任人的安全责任和领导班子“全员责任制”。“平安农机”创建向纵深推进,新创建一批“平安农机”示范合作社。农机安全生产形势平稳向好,农机道路外亡人数没有突破省下达控制指标。全面超额完成农机安全监管主体目标任务,农机“三率”水平达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