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一季度我国工业通信业运行总体稳健

05.05.2015  16:04

  4月28日下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新闻发言人、总工程师王黎明,通信发展司司长闻库,运行监测协调局副局长黄利斌介绍了2015年第一季度工业通信业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就当前的热点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从总体上看,2015年第一季度我国工业发展的基本面是好的,结构调整稳步推进,新兴产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市场主体活力显著增强,信息消费等在经济增长中的拉动作用继续显现。同时,工业下行压力有所加大,保持工业经济平稳运行仍需要付出艰巨努力。

  自今年以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推动发展调速不减势、量增质更优,努力实现工业和通信业平稳发展,各方面工作取得积极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业生产增速受部分行业和地区下滑影响有所放缓,但基本面运行总体稳健。第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6.4%,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在41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有18个行业增加值增速保持在7.5%以上,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的五成。分地区看,东部、中部、西部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7.7%和7.7%,东北地区同比下降1.6%。全国16个省份增加值增速在7.5%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12543.2亿元,同比下降2.7%,主要受石油、煤炭行业下滑影响,不计这两个行业,规模以上工业利润增幅仍达到6.2%。

  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等国家鼓励发展的行业保持较好发展态势。第一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完成增加值同比增长11.4%,快于规模以上工业整体增速5个百分点。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4.8%,铁路、船舶、航空航天等运输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6%。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2.54万辆,同比增长3倍。高速动车组、光电子器件、环境污染防治专用设备等生产保持较快增长。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17.5%。医药行业利润增长12.3%,与生活相关的行业如轻工、纺织行业利润分别增长8.8%和11.3%。

  结构调整稳步推进,转型升级向纵深发展。“中国制造2025”总体方案已经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技术改造投资增长快于工业整体投资增速2.5个百分点。启动实施工业强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工业绿色发展、宽带中国2015、扶助小微企业等6个专项行动。严控新增产能,要求相关行业新建项目制定产能置换方案,实施等量或减量置换,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步伐,健全落后产能法治化淘汰机制,坚持不懈淘汰落后和过剩产能。企业兼并重组政策环境逐步完善,兼并重组活跃度和交易金额均创下几年来的历史新高。加快实施工业绿色发展战略,推进重点行业清洁生产和结构优化,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组织实施数字能效推进计划,推进京津冀地区工业资源综合利用协同发展。坚持创新驱动,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化,推动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加强质量技术攻关和自主品牌培育,营造诚信经营市场环境。健全质量法规和标准体系,一季度我部下达227项行业标准制修订计划项目,完成890项行业标准编制和952项行业标准的复审工作。

  继续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信息消费发展呈现新亮点。第一季度,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10家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评定机构对224家贯标试点企业开展评估复核,最终确定200家企业通过复核。持续推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工业云、工业电子商务创新试点,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围绕创建智能制造示范城市,积极探索智能制造发展新模式和新机制。确定上海市等36个市(县、区)为第二批国家信息消费试点城市,截至目前全国信息消费试点城市达到104个。依托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推动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以及设计、封装、原材料等其他集成电路相关领域加快发展。通过信息消费综合服务网站、微信公众号交流平台加大宣传力度,形成促进信息消费的良好氛围。

  进一步推进简政放权,企业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工业和信息化部在去年取消和下放20项行政审批项目的基础上,第一季度又取消和下放2项行政审批项目,截至目前我部减少的行政审批项目占原有审批项目的39.2%。加强涉企收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推动建立了涉企收费清单制度,截至今年1月底公布了全国及各省(区、市)两级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和政府性基金目录清单。实施了普遍性降费措施,从中央层面取消或暂停征收1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对小微企业免征42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和5项政府性基金,对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对养老和医疗服务机构建设减免7项收费,每年可减轻企业和居民负担400多亿元。对中介服务、进出口、金融等多个领域的涉企收费开展专项治理,有效规范了涉企收费行为。各有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商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改革举措的实施,进一步激发了小微企业的内生动力和活力,发展空间不断扩大,新创企业大量涌现,全国新增企业保持增长态势。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热潮涌动,众创空间、创业投资等各类创业服务机构蓬勃发展。

  “宽带中国”战略继续稳步推进,网络基础设施日益完善。第一季度,基础电信业实现业务收入2769亿元,同比增长2.9%。增值电信企业收入880亿元,增长18.5%。截至3月底,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2.9亿户,移动宽带用户总数达到6.4亿户,占比提高到49.3%。4G用户达到1.6亿户。固定宽带接入用户达到2.04亿户,其中光纤接入用户7839万户,占宽带用户总数的比重达38.5%,同比提高14个百分点。互联网接入端口“光进铜退”趋势更加明显,光纤接入端口比重提高到43.8%。移动通信设施建设步伐加快,3G/4G网络服务质量和覆盖继续提升,4G基站达到96.2万个。互联网行业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截至3月底,我国上市互联网企业达74家,市值突破4.2万亿元,连续两年翻两番,在全球前30强中,我国占据10家。2014年第四季度我国互联网行业先行指数为107.1,环比上升0.78,连续三个季度呈现上升趋势。

  下一阶段,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工业和信息化系统将紧紧围绕“四个全面”战略部署,着眼于保持中高速增长和迈向中高端水平“双目标”,坚持稳政策稳预期和促改革调结构“双结合”,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增加公共产品、公众服务“双引擎”,抓住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发展机遇,细化落实稳增长各项政策举措,全力以赴促进工业通信业平稳健康发展,实现稳中有进、稳中提质、稳中向好。一是围绕制造业强国和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加快推进工业、通信业领域重大工程和项目建设。二是适应新型消费和绿色发展新趋势,促进供给创新和扩大有效需求。三是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清障搭台。四是加快“走出去”步伐,积极参与和推动国际产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