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警方创建平安志愿者队伍助推社会治安和谐稳定

26.05.2016  18:22

  为深化群防群治,借助社会力量提升社会治安防控水平,今年,扬州警方围绕构建主动型警务的要求,以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为契机,以平安志愿者信息采集百日攻坚行动为载体,以专业平台研发使用为抓手,积极推进平安志愿者队伍规范化建设管理。3月以来,平安志愿者已参与调解纠纷432起,协助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9名。

   主动调研,科学谋划推进。 年初,该局对平安志愿者工作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成立了全市公安机关平安志愿者工作筹备小组,先后两次赴泰州海宁考察学习,在全面了解组织架构和运行模式后,又分赴南京、宿迁等地区调研,汲取成功经验。同时,主动与财政局等部门对接,对平安志愿者工作前期启动资金和每年运行经费进行测算、规划;精心制定《平安志愿者队伍组织建设方案(试行)》,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任务、工作序时、具体要求等,确保各项工作强势入轨、稳步推进。

   主动工作,全面采集信息。 主动联系政府职能部门对接,成立平安志愿者协会,在此基础上,谋划筹建覆盖区、镇(街道、园区)和村(社区)的三级平安志愿者协会组织体系。自2月25日起,利用100天时间,全面采集行政管理人员、阵地控制人员、涉车人员、特定岗位人员等11723人,完成率59%。同时围绕规范化运作、实战化需要、积分化管理,积极研发平安志愿者队伍管理平台,科学设置模块内容,确保信息录入、防范预警、积分管理等工作能正常运行。目前,平台正在研发中。

   主动作为,健全工作机制。 在研发平台正式运行前,按照“采用一个、分配一个、使用一个”的原则,将已采集的人员信息分配到相关警种部门和派出所,发挥场所从业人员、物业保安、楼栋长等群体作用,通过组建微信群、电话联系等方式,加强使用管理,使平安志愿者当好情报搜集员、治安防范宣传员、违法犯罪线索发现员等,增强化解矛盾、发现线索、打击犯罪的能力;完善与各小区物业保安联勤联动机制,在全面采集信息的基础上,采取以会代训、上门送训、定期培训等方式,增强平安志愿者化解矛盾、采集信息、巡逻防范、发现嫌疑的能力;健全激励机制,对在重大案事件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平安志愿者,实施“一事一奖”、“一案一奖”,对年终积分较高的,除给予一定物质奖励外,在就医、就业、超市购物等方面联系相关部门给予优惠和便利。今年以来,已对数十名平安志愿者进行了奖励。(扬州市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