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心江苏的你,2016年文化改革发展“干货”都在这!

25.03.2016  23:23

   小编的话:看这里!看这里!关心江苏发展的你,尤其是关注江苏文化改革发展的你,注意咯!今天这个料给得很足哦:今年江苏文化改革发展部署了新任务,还有好几项新要求,小编在此给一一列出来了,条条“干货”,快接住!

  新华报业网讯 3月25日下午,江苏召开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会议,深入贯彻中央和省委关于文化改革发展的部署要求,总结去年工作,研究部署今年文化改革发展任务。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王燕文出席会议并讲话,副省长、省文化改革发展领导小组副组长曹卫星主持会议。

  会上,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杨志纯就《2016年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要点》起草情况作了说明。与会人员就《2016年省文化改革发展工作要点》《〈关于推动国有文化企业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实施意见〉重点任务分工方案》进行讨论。

  王部长在讲话中强调:

   自觉用新发展理念引领文化改革发展

   理念是行动的先导。 理念是否对头,从根本上决定着工作成效乃至成败。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我们在工作中要牢固树立、自觉践行,切实把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文化改革发展全过程、各方面,以新理念带动实践新飞跃。

   更加注重改革创新。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在新的发展阶段,有些做法过去有效,现在未必有效;过去不合时宜,现在却势在必行;过去难以逾越,现在则必须突破。我们要牢牢抓住创新这个“牛鼻子”,善于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难题,全面推进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政策法规等各方面创新,以创新激发动力、增强活力、释放潜力。

   更加注重统筹协调。 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这就需要我们在推动文化改革发展中,贯彻好协调发展理念,既要善于抓薄弱环节,统筹城乡、区域文化发展,统筹文化改革、发展和管理,做好补齐短板工作;又要善于“弹钢琴”,处理好政府与市场、事业与产业、国有与民营、对内与对外的关系,促进江苏文化全面繁荣发展。

   更加注重质量效益。 文化产业具有低碳、绿色、可持续的明显特征,是优化经济结构的重要着力点。我们要以优化结构、提升质量为重点,转变文化发展方式,培育新型文化业态,增加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和优质文化服务供给,努力实现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

   更加注重交流互鉴。 文化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江苏是经济大省,也是开放大省。要实施开拓对外文化市场行动计划,培育一批重点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要提高文化开放水平,围绕“一带一路”主题,开展丝路国家原创文化艺术系列交流展示活动,努力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江苏外宣品牌,提升江苏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更加注重共建共享。 要围绕实现文化小康目标,从解决文化民生问题入手,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做到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要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主动对接群众文化需求,多提供引领社会风尚、符合百姓口味的服务内容,多开展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文化活动,真正让群众在参与中有更多获得感。

   推动两个效益相统一

  【微观方面】

  文化企事业单位是文化运行的微观主体,也是落实两个效益相统一最直接的责任主体。 一是推动国有文化企业建立有文化特色的现代企业制度。 在治理结构上,要健全党委领导与法人治理相结合的管理体制,明确党委成员以双向进入、交叉任职的方式进入董事会和经营管理层。在机构设置上,从事内容业务的文化企业要健全编辑委员会、艺术委员会等专门机构。在绩效考评上,涉及内容创作的部门和岗位要突出社会效益考核,在收入分配和奖励上予以适当倾斜。在企业党建上,要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健全党务工作机构,配强党务工作人员,把党的领导这一政治优势发挥出来。 二是完善新闻媒体管理运行机制。 要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尽快从相“”阶段迈向相“”阶段,围绕建设融媒体中心这个关键,探索完善融媒体条件下的媒体内部组织结构。 三是深化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国有文艺院团是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中坚力量。要围绕“出人出戏出效益”这个目标,按照“一剧种一方针”“一院团一政策”的原则,对国有文艺院团改革实行分类指导、分类施策、分类推进。

  【宏观方面】

  要在创新文化微观运行机制的同时,更大力度推进文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构建确保两个效益相统一的体制环境。 一是完善国有文化资产监管体制。 要按照“四管统一”、宣传部门有效主导的要求,依托资产管理、行使出资人权利,建立健全党委和政府监管有机结合的管理模式。 二是健全两个效益相统一的考核机制。 要针对不同领域、不同行业文化企业的特点,分类制定考核办法,实行“一企一策”,把社会效益指标考核权重应占50%以上的要求,细化为政治导向、文化创作生产、社会影响等具体指标。 三是发挥文化政策激励保障作用。 实现两个效益相统一,离不开文化政策的引导、激励和保障。细化各类支持文化企业发展的政策保障措施,加强与全局性经济政策的衔接,努力形成一套体现文化例外要求、支撑两个效益相统一的文化政策体系。

   着力提升文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现在,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日益旺盛,不仅关注有没有,而且追求好不好。要主动适应人民群众对文化建设的新期盼,深入研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文化发展的新要求,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推动文化发展迈上更高水平。

   在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方面,重在推进标准化均等化发展。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是实现文化小康的重要途径,也是文化领域的一项基础工程、民心工程。 一是提升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 要注重共建共享和综合利用,以农村和基层为重点,加快推进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设。文化设施不能一建了事,要在完善运行、改善服务上下功夫,健全内部管理制度,规范服务项目和流程,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 二是加大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公共文化设施运行得怎么样,群众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高不高,关键在于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是否“适销对路”。要研究群众对文化需求的新变化,主动对接群众需求,创新形式和内容,多提供订单式、菜单式服务,多开展接地气、聚人气活动,让公共文化设施成为群众文化乐园。 三是创新服务运行方式。 公共文化服务是政府责无旁贷的责任,必须坚持政府主导,保基本、兜底线。要采取政府采购、项目补贴、定向资助等措施,推动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发展。要探索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方式,引入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参与管理,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在做强做优文化产业方面,重在推动转型升级。 一是发展创意文化产业。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费尔普斯在《大繁荣》一书中提出,现代经济由整个商业人群的新创意推动。它的繁荣源自民众对创新过程的普遍参与,涉及新工艺和新产品的构思、开发与普及,是深入草根阶层的自主创新。这就启示我们:创意是创新的源头,是创造力的核心。作为文化产业中最活跃的创意文化,不仅能够形成文化产业新的增长点,创造新的文化供给,也能够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提供广阔舞台。江苏文化底蕴深厚,经济和科教实力全国领先,发展创意文化产业优势明显、潜力巨大。要重点做好“互联网+”、“文化+”这两篇文章,在加快发展网络视听、移动多媒体、数字出版、动漫游戏等新兴产业,推动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下力气抓好创意文化产业发展,促进文化与科技、信息、旅游、体育、金融、建筑、消费品生产等产业融合发展,既增加相关产业的文化含量和产品附加值,又延伸文化产业发展链条,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 二是培育骨干文化企业。 要推动文化企业在并购重组、做大规模的同时,练好内功、强筋健骨,建立体现自身独特优势、可持续发展的经营模式,培育具有知识产权、较高市场占有率的拳头产品,打造知名文化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要大力扶持“专、精、特、新”的小微文化企业发展,打造一批文化产业强县、名镇、特色村。 三是优化文化市场环境。 良好的市场环境、完善的要素市场,是推动文化企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要促进文化与金融相融合,发挥省文投集团、省文交所的作用,加快培育资本、产权、版权、技术、人才等文化要素市场,推动文化资源与多层次资本市场对接,支持符合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提高文化产业资源配置的效率和水平。

  需要强调的是,文化消费一头连着需求,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精神文化需求的主渠道;一头连着供给,是拉动文化产业发展的主引擎。 一要扩大文化消费。 通过建立文化消费大数据平台,加强对文化消费市场构成研究,有效拓展大众消费特别是农村消费市场,努力推出多样化、多层次的优质文化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的文化消费选择。 二要引导文化消费。 加大对文化消费的政策支持力度,通过实施文化消费卡工程、举办文化消费季活动等,培育文化消费理念和习惯,引导更多的人参与文化消费。同时,文化消费具有供给创造需求的特点,要注重通过创意提供新产品供给,以激发人们的消费欲望。 三要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 个性化、时尚化、体验性文化消费已成为新趋势。要着眼于培育新的文化消费热点,加快发展网络文化、虚拟现实、文化旅游等新兴文化消费业态,建设一批品味高雅、风格鲜明的现代文化设施,以此助推文化消费升级,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

   齐心协力抓好各项改革任务落实

  要增强抓落实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责任担当,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地见效。强化责任担当。守住时间底线,倒排任务完成进度,掌握好推进节奏和步骤,有力有序推进各项任务落实。强化重点带动。文化改革发展工作点多面宽,要紧紧扭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力量、全力攻关,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推进。强化督促检查。要建立督查督办制度,对重大改革举措的落实情况、重点改革任务的推进情况,分领域、分项目进行督促检查,增强改革执行力。

  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 王娣

编辑: 邓晓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