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新闻]干戈化玉帛 仪征检察官当起“和事佬”

06.10.2015  09:27

  来来,事情总算解决了,互相握个手,邻里乡亲的,以后见了面不能总绷着个脸吧!王某你是男士,主动点!哎,你笑什么啊?”“检察官同志,我咋觉得你不像检察官,倒像是专门给人劝架的和事佬呢!”“民行民行,本就是为民而行的,老百姓之间有矛盾,那我就做‘和事佬’为你们化解矛盾也挺好。你说你们之间本来也没多大事,闹得这么不可开交的。”“唉,为这事我真是走了不少冤枉路……”王某回想起之前的经历,颇有一番感慨。 

  一推一搡摊上事,两次诉讼结“梁子” 

  王某是江苏高邮人,几年前经人介绍在仪征市刘集镇仓房村承包大棚种植蔬菜。他在村里雇了方某等几个人干活,还把老父亲从高邮带过来,负责人员管理。2013年,因为生意不景气,王某决定辞一两个人。而方某身材矮小,干起活来明显不如其他人利索,王某第一个便想辞了她。7月的一天,方某像往常一样到大棚干活,王某的父亲走过来,要她把工资结了,以后不要再来干活。方某拿到结清的工资后却不愿离去,转身往大棚走去。“我又没犯什么错,你凭什么把我给辞了,我要等你儿子回来了问清楚!”王某父亲则挡着不让她去,两人起了争执。在推搡中,方某不慎跌倒,腰部受伤,治疗花去了医药费等5万余元。王某及其父亲治疗初期垫付了2万元后便拒绝再支付。无奈之下,方某将王某父子告上了法庭,要求赔偿医药费、误工费、护理费等共3万余元。后经法院调解,双方达成协议,王某再次给付1.2万元,方某放弃其余诉讼请求。 

  本以为一场纠纷就此了结,谁料2014年1月,王某再次收到了仪征法院的应诉通知书,方某又一次将他告上了法庭!原来,方某出院后一直觉得腰部不适,怀疑可能构成伤残,于是又向法院递了一纸诉状。后经鉴定,其腰部损伤构成十级伤残,方某要求王某赔偿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近4万元。这回王某不干了,这事已经调解过了,钱也给了,怎么又要钱呢,这方某真是得寸进尺!他决定置之不理,连法院开庭也没参加。法院多次传唤未果,于是缺席判决王某赔偿方某3.9万元。收到判决书后,王某仍不予理睬,每天只管种菜卖菜。直到法院执行庭找上门来,他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对于这个自己没有应诉就作出的判决,他自然是不认可的。为了给自己找个“说法”,他特地请了律师,向仪征法院申请再审。由于法院没有支持他的再审申请,他又向检察机关提起监督申请。 

  检察监督重实效,息诉和解不能少 

  单纯从法律效果出发,案件确实存在错误,符合提抗条件。但是这个案件是乡邻之间矛盾引起的,案件数额也不大,提抗真的能解决矛盾吗?方某与王某已经打了两场官司,再一次启动诉讼程序会不会激化两人之间的矛盾呢?这些疑惑让仪征市检察院的承办人很纠结,于是根据一体化办案机制向扬州市检察院请示。  “方某、王某家庭条件怎么样啊?”“都不怎么样,方某一家五口人,老伴刚查出得了癌症,女儿也有残疾,还有个小孙子正在上学,全靠女婿一人做木匠养活全家。王某虽然不像方某家那么困难,不过这两年搞大棚也没挣到什么钱,还欠着村里几万块的土地租金呢。其实事情刚发生时我们村里也给两家做过调解,就是因为两家经济都比较困难,都不肯让步,最后没能谈下来。”“案件可以提抗;但是不能简单的‘一抗了之’,应本着化解矛盾、促进和谐的执法理念,同时努力做双方当事人和解工作,争取最佳的执法办案效果。”市院民行处作出指示,并就和解思路和方法提出明确具体的方案。 

  告之以法明利害,晓之以情释心怀 

  接到市院指示后,承办检察官立即与仪征法院执行部门取得联系,了解案件执行情况。执行法官表示,当前,王某已支付执行款2万元,还有1.3余万元未支付。“法院有没有试着做当事人的和解工作呢?”“早就做过了,但是王某及其父亲经营大棚蔬菜效益不好,方某家庭也很困难,而且经过两次诉讼双方结怨也比较深,都不肯让步。和解工作不容易做呀!”执行案件的承办法官也是一筹莫展。“别泄气嘛,咱们再试试,检法两家共同来做当事人工作,说到底也是为了帮他们解决矛盾,好心坏心大家都分得清的。”“行行,能把和解工作做下来最好了。” 

  两院商定矛盾化解方案后,承办检察官立即行动,先是找到方某两次诉讼的代理人和她的女儿,向他们陈述检察机关案件认定的事实和法律依据,请他们做做方某的工作。尤其对方某的女儿,承办检察官多次对其进行释法说理。“案件现在可能有两种结果,一个就是检察机关抗诉后法院再审改判,那你不仅剩下的钱拿不着,可能之前拿的2万元还要退回;还有一种就是法院没有改判,但要等待法院执行。但执行也非常困难,王某家的情况你也了解,确实是没什么钱,全部执行完那一万三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你家里父母身体都不好,急着用钱,还不如大家各退一步,早点把事情了了,把钱拿到手。” 

  在方某女儿松口后,承办检察官立即与王某取得联系。王某却是态度坚决:“一个巴掌拍不响,她方某自己也有责任。我已经出了那么多钱了,再想我拿钱出来不可能。”“确实是一个巴掌拍不响,但总有一个先出手的吧。你想想,要不是你不讲缘由地解雇她,要是你父亲好好解释不要她继续干的原因,这巴掌能拍起来吗?”听到承办检察官这么说,王某有点激动:“那我该赔的不是都赔了嘛,她不能老盯着我要钱啊!第一次调解已经讲好两清了,现在又说什么残疾,难不成我要养她一辈子?”“王某我问你,你为了这个事情律师费、诉讼费花了多少?”“八九千了,不光是钱,还劳了多少神。”“就是说啊,就这么大点事,你费钱又费力,拖了一年多还解决不了,值得吗?现在我已经跟方某谈好了,她同意让一半钱,也承诺这次拿到钱后双方不再就此事发生任何诉讼。”“我就是咽不下这口气,你说本来都调解好的事,她怎么能又跑去起诉我呢?这不是坑人嘛!”看着王某态度有所松动,只是意气难平,承办检察官趁热打铁,又从邻里乡亲的角度对其动之以情:“你刚来仪征租大棚的时候,村里其他人不信任你一个外来户,不愿意给你打工,是不是方某最先去的?她还给你拉了不少人去吧?她在你那一干就是四、五年,这要搁打仗时候那就是‘开国功臣’。现在她家里困难,又摊上这事,你就当帮衬、帮衬乡亲。而且你以后还继续在这地方种菜吧,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的,没必要弄这么僵。”“那我这钱给了,方某保证不再来找我麻烦了?”王某还有些犹豫。“这个你放心,她想再找你也没有理由了。而且你们可以签订和解协议,明确就这个事情不再争议。”承办检察官的话打消了王某最后的疑虑:“那就和解吧!” 

  近日,方某与王某双方在法院、检察院见证下达成和解协议,王某当场支付方某现金6500元,双方握手言和。“检察官当‘调解员’,讲法讲理还讲情,老方,咱可不能辜负了检察官同志的一片好意啊!”王某、方某握着手,相视露出释然的微笑,对检察官也点头示意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