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8米长卷上画1156幅脸谱 宝应夫妇创世界记录

08.07.2015  18:28

  宝应县有对戏迷夫妇,爱唱戏,爱听戏,更爱创作戏剧脸谱。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终于完成一个心愿,在122.8米长卷上创作了1156幅脸谱。被“世界纪录协会”认定为世界纪录。曾有人出高价购买,但这对身体状况不佳、无固定收入的夫妇,坚持将长卷送至县档案局,由政府保存。

  出生戏剧世家

  几十年坚持收集脸谱

  这对夫妇中,丈夫筱杨今年59岁,妻子袁丽52岁。筱杨先生原籍上海,出生在一个戏曲世家,父亲、祖父都是京剧名角,其外公也是淮剧四大名旦之一。在这样的环境中,他从小就开始学习戏曲。十几岁的时候,筱杨随母亲来到宝应生活。看他在戏剧以及绘画方面有天赋,老辈艺人希望他收集创作戏剧脸谱。

  “当时老艺人生活都没着落,婚姻也受到不小影响。”筱杨告诉记者,一些在戏剧方面有卓越成就的艺人,一生无儿无女,老年生活也无依无靠。他一方面师从老艺人学戏剧,一方面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

  结婚以后,筱杨边为了生计演出,边带着妻子袁丽到全国各地收集各类戏剧脸谱,这一收集就是几十年。筱杨说,有时他和妻子为了找一幅脸谱,甚至好几个月不回家。

  “我夫人当时开刀,开阑尾炎还没满一个月,就和我出去了。”筱杨至今记忆犹新。有时候,煮一锅饭放那边,能吃一天,要吃了就装一点用水泡泡。当时条件非常简陋,筱杨在收集到脸谱后,就趴在案板上画,每天要画到夜里三四点钟。

  他们创作的世界最长脸谱画卷几乎囊括了中国各类戏剧脸谱。说起脸谱创作,筱杨如数家珍,“千人千面,每一张脸谱都有它的出处,比如像这张脸谱他为什么要这么画,它并不是顺手涂鸦乱画,它都有一定的来源,所以每一个脸谱都有它自己的故事。”他给记者举例道,商汤为商朝第一代帝王,传说商汤的母亲在怀孕过程中,遇到真人点拨,当时对方称,腹中之子头顶龙,将来会成王。待商汤出生,眉心有红色胎记,后人在绘商汤的脸谱时,就将红记画成了龙。“懂戏剧的人,基本只要看脸谱不同特征就知道所演角色了。

  耗尽全部积蓄

  创作世界最长脸谱画卷

  筱杨说,为了创作脸谱画卷,他们拿出了全部积蓄,到现在还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像养老保险这些钱都没顾得上,全部投进去了。”妻子袁丽称,几十年了,他们都一直在租房子,本来已经筹到了买房子的钱,最后也全部投到收集绘画脸谱上面了。“一些脸谱是老艺人传下来的,还有一些收集起来就比较费事了。

  收集到一定数量后,夫妇俩就开始共同绘画。此前,筱杨还会受一些剧团之邀出去演出,比如商汤、包公、屈原这些角色,他都演过。但后来为了创作脸谱,他婉拒了一切演出。夫妇俩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除了吃饭、睡觉外,所有时间基本都花在了上面,就这样,两个人花了三四年时间才完工。长卷绘好后,筱杨还特地邀请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首批传承人尚长荣先生题词作序。“我都70多岁了,有些脸谱都不是太了解。”尚长荣先生谦虚地说,大师梅葆玖、杜近芳也对他们的创作给予表扬。

  创作完成后,122.8米的画卷装裱也成了大难题。筱杨在宝应县乃至扬州市、镇江市都曾找过店家装裱,但不少人在了解详情后都摇头拒绝了。“太长了,手工裱有一点误差都不行。”最后,他们在表弟的帮忙下,在北京找到一个装裱大师的徒弟,前后耗费半年时间才完成装裱。

  交由政府保存

  希望让国粹文化走进课堂

  去年四月,筱杨、袁丽夫妇正式收到“世界纪录协会”的认定证书,确认他们制作的戏剧脸谱长卷为世界记录。同年,筱杨患了鼻癌,当时,家里实在没有太多积蓄治病,有人便出几十万高价收购他们的脸谱长卷,被婉拒。“如果这么胡乱地把卖掉,实在太可惜。这毕竟是中国的一个文化,如果再流落到海外,后果更加不堪设想。我希望它有一个好的归宿。”和妻子商量后,筱杨决定,把脸谱长卷寄存在县档案局,由政府保存。

  上月9日为“国际档案日”,活动的主题是“档案——与你相伴”。宝应县档案局将筱杨、袁丽夫妇捐赠的世界最长戏剧脸谱长卷《中国戏剧脸谱长卷》、电子图片资料及世界纪录协会颁发的《世界纪录证书》等展出宣传。

  “他们在经济上无固定收入、生活比较困难、身体情况较差的情况下,完成了1156幅脸谱,这个创作过程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宝应县档案局局长王春兰表示,穷注几十年心血创作而成,既是对宝应灿烂文化的记载,更是对中国戏剧事业作出的贡献。

  筱杨告诉记者,他还有个愿望,就是希望能够把他的这幅脸谱长卷出个书。他曾经找过出版社,考虑到他的情况,在出版费用方面对方也表示可以优惠,但对于无任何积蓄的筱杨夫妇来说,还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希望有关部门能大力支持,我们也想把这个国粹文化走进课堂,让我们的孩子能够了解和学习传承发展国粹艺术。”袁丽说。

编辑:圣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