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熟市凝聚“校+地+家”合力 培养农业农村人才

29.01.2016  15:02
        近日,扬州大学农学院机关党支部和农村发展与信息技术系教工党支部一行20余人赴常熟开展“凝聚‘校+地+家’合力培养农业农村人才”的主题党日活动,并通过举行座谈会的形式听取常熟市有关部门对于农村区域发展“常熟班”定向培养的新思路、新举措,了解学生家长对学生培养方面的新想法和新要求,以期更好完善培养方案和培养机制,促进“校+地+家”三方合力,为常熟市农业现代化、农业信息化发展提供助力。
        座谈会上,常熟市农委副主任陆益介绍了常熟市筹建“常熟班”的背景及开班一年半以来所做的有益探索和取得的初步成绩,强调了农业人才对于“十三五”时期常熟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性,今后暑假期间市农委将继续为“常熟班”同学提供实训实践的机会,希望“常熟班”同学能进一步树立立足农村、服务农村的思想,期望学校以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培养“常熟班”学生。常熟市人社局副局长唐奕表示,将进一步宣传好“常熟班”的招生和培养政策,希望继续得到学校和家长的支持,力争完成三年培养不少于100名“常熟班”学生的目标任务。扬州大学农学院院长刘巧泉介绍了“常熟班”开班一年半以来的培养情况,表示学院将进一步总结办学经验,构建“校+地+家”创新培养农村人才模式。院党委副书记沙爱红详细介绍了“常熟班”学生在社团活动等方面的优异表现。2015级“常熟班”班主任孙成明老师肯定了同学们半年来所取得的成绩,同时希望同学们能进一步提高管理、协作、人际交往等能力。
        随后,“常熟班”学生代表及部分家长代表也进行了交流。
        最后,院党委书记郭文善教授就做好“校+地+家”三方联合培养提出了四点意见:一是校地家合作,共同培养。学校侧重提供课程学习,地方侧重提供实践锻炼,家长参与合作培养全过程;二是改革课程,注重实践。学院将加强农业信息化等课程设置,注重个性化培养和实践能力提高,以“管理人才、技术人才、科研人才”等不同类型人才进行针对性培养;三是加强交流,开拓视野。希望“常熟班”同学与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地方同学加强交流合作,取长补短,也希望家长支持学生参加短期出国访学,开阔国际化视野;四是综合考核,优绩优岗。建议进一步细化人才分配方案,通过综合考核激励学生更好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座谈会后,党员教师们还参观了常熟市尚湖镇高效生态农业园区和扬大(常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并实地下田查看小麦生长情况。
作者:常熟市农委科教信息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