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常州运河水位缓慢下降 安置万余受灾民众

28.06.2015  22:39

  丁塘港圩堤塌方段进行加固抢修。唐娟摄

  解放军第1集团军某旅500余名官兵连续奋战,紧急抽调20台冲锋舟,逐门逐户搜救,成功转移1800余名群众。唐娟摄

  中新网南京6月28日电(记者唐娟)入梅后首个“下马威”,从6月25日开始至28日,持续不断的强降雨浇透常州城。常州段大运河水位超过1991年历史最高水位,并不断刷出新高度,为200年一遇。至28日下午2点,大雨渐止,运河水位呈缓慢下降态势,防汛形势依然严峻。目前,武警、公安、消防及当地政府正在进行紧张的抢险救灾及灾民安置工作。

  今年常州入梅较往年略晚,但“梅姑娘”一来就气势汹汹。24日,常州宣布入梅,25日,遭受入梅后第一轮、入汛后第三轮强降雨袭击。中国天气网的24小时降水量排名上,从26日16时到27日16时,常州以247.4毫米位居全国第一。27日,常州市防汛防旱指挥部将防汛应急响应升格为Ⅰ级应急响应。截至28日记者发稿前,常州大运河钟楼闸站下游水位已由最高时的6.08米降至5.54米,仍超警戒1.24米。全市84座小型水库中,64座(次)溢洪。目前,随着雨势减弱,水位呈缓慢下降态势。

  据常州防汛抗旱指挥部消息,28日,受雨水浸泡影响长江常州段录安洲洲堤发现背水坡出现滑坡险情,滑坡位置3处,共计长度300米,武警水电第五支队100名官兵组织抢险。据了解,常州经济开发区位于常州运河下游段,驳岸大多新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年久失修,且堤顶标高严重不足,石驳岸平均顶高程仅在4.8米,加上常年受水浪冲刷、船只碰撞,驳岸局部渗漏等现象严重。此次降水,一方面,大运河水位最高时达6.08米,远远超过驳岸堤顶高程,致使河水大量漫过堤顶,沿线居民小区大面积受淹;另一方面,由于运河驳岸老旧松动,且沿线有管道直入运河,水位过高时,沿线出现了大范围穿水、管涌、倒灌等现象。

  据初步统计,常州全市受灾人数逾6万,目前正陆续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其中受灾最严重的经济开发区三个街道受灾人数超2.5万人,受灾企业250多家,经济损失超7亿元。设置丁堰小学,戚墅堰老年大学,戚墅堰实验中学,戚墅堰实验小学四个安置点,妥善安置受灾群众1000余名,提供免费饮食住宿等基本生活保障,相关救助物资已全部到位。

  原标题:江苏常州运河水位缓慢下降安置万余受灾民众

  稿源:中新网

  作者: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
中国将与193个国家携手向宫颈癌说“不”
        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妇幼健康司获悉,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