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警方破获一起毒案缴获11.5公斤毒品

26.11.2014  15:57

  中国江苏网11月26日讯 昨日,记者从常州市公安局获悉,自10月全国公安机关“百城禁毒会战”开战以来,常州收效显著。截止到11月25日,已经破获119起毒品案件、抓获159人,缴获13000多克毒品,查处666名吸毒人员,强制戒毒114人,并成功破获公安部督办案件1起,该案中创下建国以来常州毒品收缴数量之最,单笔共计11.5公斤。

   重庆男每次交易2公斤警方伏击后搜出2大袋冰毒

  近期,常州市钟楼公安分局禁毒大队接到群众举报,一个绰号为“陈二娃”的男子长期往返广州和常州之间贩运冰毒。警方立即将该案立为目标案件,组成专案小组。

  通过外围调查,警方发现这个叫“陈二娃”的男子真名叫陈某某,男,40岁左右,重庆市荣昌县人,长期居住在我市,没有正当职业。这个陈二娃已经形成了很成熟的贩毒链,几乎不用出门,定期都有广东的上线派人送货到常州,收货在短短半小时内分销所有毒品,每次交易都是2公斤的冰毒。贩毒手法,可谓是“短、频、快”。

  在掌握大量线索后,警方又得到重要线索:陈二娃的上线即将送货到常州并准备在此旅游几天。于是,警方在高速公路出口守候伏击,等陈二娃和上线交易完成后迅速围捕,上线王某当场被抓。狡猾的陈二娃驾车逃离,为确保安全,民警没有开展抓捕而是跟踪陈二娃至中吴大道和平国际小区路边,趁其下车打电话时一举抓获,并从汽车尾箱搜出2大袋冰毒,经鉴定,重约2000余克。

  这是常州警方通报的最新一起毒品案件。在百城禁毒会战这段时间内,常州警方还破获公安部督办的一起案件,创下常州毒品收缴数量之最,单笔共计11.5公斤。

   “零口供”也处罚

  重大疾病不是“免死金牌

  在过去的禁毒工作中,如果被抓到的涉毒人员拒绝交代其犯罪行为,公安机关只能将其释放。但近日,常州禁毒支队成功对一名“零口供”涉毒人员进行了处理,开创了全国先例。

  11月14日,西林派出所根据线索,抓获一名涉嫌吸、贩毒人员杨某抓获。经对杨某的尿样检测,警方发现其呈阳性。但杨某拒绝承认自己吸毒,反而狡辩自己近期感冒,一直在吃感冒药,这才使得尿检呈阳性。在过去的办案过程中,基层派出所民警也碰到类似情况,最后都因嫌疑人拒绝交代,使得案件无法办理下去。

  但这次,办案民警按照《进一步规范吸毒行政案件查处工作》的执法提示的规定,从杨某脑后部采取头发样本,在办案时限内安排民警赶至上海司法鉴定科学研究所。经研究所鉴定,杨某被送检的头发总长约38cm,其中距根部3cm段头发中检测出及甲基苯丙胺成分。在事实证据面前,杨某沉默了。其最终也被警方治安拘留15日。

  一些贩毒人员在被抓获之前就患有重大疾病,如高血压、艾滋病、肝硬化等,对于这类人员,以前警方一般都无法处理,一时间,身患重病竟然成了一些贩毒人员的“免死金牌”,但近日,常州禁毒支队出台新的举措,加强对这类人员的处理。

  常州人王某身患肝硬化疾病,此前多次参与贩毒大量毒品,公安机关一直无法对其处理。此次“百城禁毒”会战中,王某最终被收监,“我们将其单独关在一个监舍里”。常州禁毒支队支队长袁志荣表示,目前,还有不少像王某一样的涉毒人员流落在社会上,公安机关将对这些人集中进行打击,“一旦发现其有犯罪行为,就对他们进行关押。

   公布举报电话

  欢迎市民提供线索

  记者了解到,警方这阶段查处的666名吸毒人员中,有不少都是新发现的瘾君子,“常州本地吸毒人员就占到80%。较往年出现大幅上升趋势。”常州禁毒支队支队长袁志荣介绍说,武进近一个星期就查处80多人,目前常州最多时一周查处100多名吸毒人员的进度,重拳打击查控毒品犯罪。

  袁志荣表示,禁毒是一个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打击制贩毒行为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为了进一步规范社区戒毒工作,依法对拒绝接受社区戒毒、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的吸毒成瘾人员进行处理,常州市禁毒委员会出台“关于强化社区戒毒工作的意见”以及“常州市吸毒人员分类分级动态管控工作规定”两份文件,将社区街道吸毒管控工作进行系统性整合,两份文件的出台使得公安机关对那些吸毒成瘾人员的管理有了明确的依据,对那些屡戒不改的吸毒人员形成有效震慑。

  吸毒人员如果不及时被处理,其对社会的危害性也是很大的。近来,各地频频出现“毒驾”事件,造成了影响极其恶劣。为了杜绝“毒驾”的出现,此次出台的“动态管控”文件第10条规定,公安交警部门应该加强对吸毒人员驾驶车辆的管理,对于那些长期存在吸毒的人员,将不得申领驾驶证,对于执行社区戒毒、强制隔离戒毒或社区康复的人员已经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应当注销其驾驶证。从源头上杜绝“毒驾”的存在。

  “最大限度地排查吸毒人员,并依法依规做好成瘾认定和分类处置工作。”袁志荣表示,虽然禁毒工作取得阶段性的胜利,但常州还将进一步分类分级动态管控吸毒人员,落实社区禁毒责任制,让乡镇戒毒的工作有人管、管得住。同时,也希望广大市民积极提供各类线索,举报电话为110或86670001。

编辑: 廉昕朦、王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