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社区"减负增效"推进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04.01.2016  13:24

      12月30日下午,我市召开社区“减负增效”成果展示暨项目推进会,部署进一步创新社区工作,让市民生活更方便、更舒心。

      强力推进 常州“社区减负增效”工作走向深入

      省民政厅党组书记、厅长侯学元,市领导阎立、费高云、邹宏国、俞志平、蔡骏、张云云出席推进会。

      市委书记阎立指出,明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建设“强富美高”的新常州,需要着眼社区建设的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从群众更新更高的期盼入手,切实提升社区治理的科学化水平。市委书记阎立说:“按照“压缩层级、资源贡献、提升效能”的原则,实施“扁平化”管理,整合机构设施,打破条线分割,将人、财、物等下沉至社区,推行“一门受理、一站服务、全科社工”,让百姓“进一扇门、找一个人、办所有事”。”

      阎立强调,各级各类社会组织要积极承接政府职能转移,全面参与社会治理创新,在服务居民群众方面发挥更大作用;广大社区工作者要主动适应社区“减负增效”的新常态,努力把城乡社区建设成为社区居民共享的幸福家园。

      活动现场,10个和谐(平安、文明)社区(村)创建示范单位、“十佳社会组织公益服务品牌”、15名社会优秀工作者受到表彰。

      当天,常州市“四级联动”公共服务平台也正式启动,社会工作实训基地同时成立,首批“社会工作助理督导员”受聘上岗。

      市综治办、市民政局等部门,分别与相关社会组织签订了《购买服务协议》。

      整合社会资源 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推进会上,省民政厅和我市领导,还一同参观了社区需求项目对接洽谈活动现场。钟楼区西林街道下辖7个村委(社区),共推出16个有需求的社区服务项目。阎立说:“我们希望大家从需求和供给这两方面,这么把社会力量能充分发动起来,然后把老百姓要办的事办好,因为现在好多事情单纯靠政府也做不到。”

      去年7月,市委市政府在全市推动实施社区“减负增效”工作,并积极探索开展“政社互动”,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让社会组织参与社区管理。社工说:“一个是助餐,还有一个是低保困难残疾人免费装修,正好我们两个社会组织在对接。”天宁区茶山街道同济社区党总支书记杨芸说:“现在要社区、社工、社会组织“三社联动”,社会组织可以补足我们社工专业化的不足,(这样)我们社工有了更多的时间走进小区,走进居民家,为社区居民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目前,我市已经组织和落实了308个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进社区项目,资金总额达6200万元。这些项目涵盖了养老、助残等民生领域的各个方面。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