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检察“三化”并进打造绿色信访通道

28.03.2016  10:50

  “常州检察控申工作现在可说是全面进入了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新时代。”江苏省常州市检察院控告申诉处处长吴小强告诉记者,“远程视频接访、网上为民服务中心、控申信息管理系统……这一系列互联网技术对信访工作的升级改造,不仅为群众带来了便捷,还促使我们工作更加规范、高效。”3月15日上午,记者走进常州市检察院控申接待大厅实地探个究竟。

  架通“空中桥梁

  “为什么我的案件到现在还没有说法,你们不处理,我就到上级部门告你们不作为!”刚进大厅,就看到一位40岁出头的男子手捧着一沓资料气愤地冲着干警嚷嚷。

  “吴处长,这位邵先生向我们反映去年他被人打伤后,案件已经移送天宁区检察院审查起诉,但至今没有消息。”控申处干警小项向吴小强汇报。“立即联系一下天宁区检察院控申科,查询案件现在到了哪个环节,让他们通过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对当事人进行答复。”吴小强冷静地作出处理,同时邀请邵某到远程视频接访室等候。

  没过几分钟,屏幕上显示出了常州天宁区院的画面,2名干警端坐在屏幕前做了自我介绍。邵某向他们说明来访意图后,该院控申干警给予了答复:经调查,您的案件目前进入补充侦查阶段,我们已对相关部门发出书面纠正违法书,请您耐心等待,我们会依法公正办理的。“没想到你们现在的工作如此高效,我都不用来回赶了。”邵某不好意思地握着吴小强的手感激地说。

  “远程视频接访系统是在最高检、省院的统一部署下,常州市两级检察院共同启动的一项系统工程,全市统一标准实施,包括同步制作笔录、同步阅看文字、图像、视频资料和同步录音录像等功能,在全省处于领先水平。”吴小强说,“目前常州检察已和省院、最高检实现了四级联动,群众在家门口就可以利用该系统连线到高检院,免了奔波之苦,还节约了信访成本,有利于实现‘小事不出基层,矛盾不上交转移’的目的。

  据了解,去年运用远程视频接访系统处理了29起信访案件,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答复。

  开通“掌上窗口

  “你是这儿的工作人员吧?请问这如何使用?”一位大妈站在大厅一台触摸屏前向吴小强咨询。“哦,这是我们常州检察院的门户网站,你点这儿就可以登录我们的‘网上检察为民服务中心’。”吴小强手把手地教大妈如何使用触摸屏,屏幕上跳出了九个板块,分别是权威发布、检务公开、案件查询、行贿犯罪档案查询、法律文书公开、律师预约接待、网上举报、控告申诉、检风监督。“大妈,每个板块具有不同的功能,如果您要申诉或举报,找台上网电脑就可以了。”吴小强耐心地解释道,“这还不算啥,我们现在已经把这功能从键盘拓展到了手机上,只需指尖一点就能轻松实现这些功能。

  登录我们‘常州检察在线’微信服务号,下面会出现‘为民服务、控告申诉、关注常检’三个栏目,点开‘控告申诉’栏目,会跳出一个小窗口,只需按照上面的要求填写,并提交上传就可以了。我们的工作人员每天都会通过后台监测接收并予以回复。”

  触摸屏上方的大屏幕上不停滚动着案件信息,控申处小项说,屏幕上显示的信息和手机是同步的,当事人在家就可以用手机查询自己的案件办案进程、处理结果等信息,非常便捷。

  自去年5月常州两级检察院在全省率先建成网上检察为民服务中心以来,共接受网上群众信访案件105件,均依法予以及时办理并回复。

  畅通信息渠道

  “刘女士,您是初次来访,麻烦您填写一下表格。”在控申接待窗口,刘女士只是将身份证放在一台小小的灰盒子上,电脑屏幕上就自动生成了一个表格,里面显示了该女士的姓名、年龄、家庭住址以及有无来访记录。

  “这就是全市统一的控申信息管理系统,只需一刷身份证,就可以清楚知道来访人的身份,如果不是初访,还可以掌握当事人的来访事由。”吴小强提到这套信息化管理系统自豪地说,“这个系统中设定了信访人的基本信息、诉求、提交材料、信访进展等栏目,只需一点信访人姓名,就可以将该信访人的所有信息资料显示出来,以备查阅、检索,案件结案后,我们可以在系统中形成完整的电子档案,并打印纸质存档。这套系统也实现了三级联通,省市、基层院控申部门都可以通过分级授权掌握信息情况。

  “这套系统还有另外一个强大功能就是分析研判,什么类型的信访案比较多?哪个月信访案比较高发?想要了解这些情况,只需轻点鼠标,系统就会以图表形式展现出来,便于我们对信访工作的成因、特点掌握情况,也有助于为领导提供决策参考。”吴小强说。

  “常州市检察机关投入大量资金支持信访工作信息化建设,就是要提高工作效率,规范办案流程,减少群众越级访、重复访,避免信访案件久拖不决的状况,让每个来访群众满意。”常州市检察院检察长葛志军一语道出了控申接访信息化模式的初衷。去年以来,常州市检察院办结了多年沉留的钉子案、骨头案8件,越级访重复访下降了25.26%。

  □本报通讯员 王 晴 本报记者 郎建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