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新北:加强生态保护 守护绿水青山

28.11.2017  10:55

  十九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提上前所未有的重要位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写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用一个章节来部署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之一,正是对于美丽中国、美丽家园的美好愿景。迈进新时代,生态已经成为人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为了守护绿水青山,常州市新北区环保局秉持“提振精气神、突出勇争先,追求高新优、确保晋前位”这一指导主线,勇挑重担、迎难而上,重点围绕“三提四优三强化”十大工程,扎实推进“263”专项行动和重大项目服务两大重点工作,全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今年1-10月,常州市新北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去年同期增加15天,PM2.5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1.4%。优良率累计高达70.6%,比去年同期上升4.8%。“水十条”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标,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100%。高新商务区中央公园等多个生态项目全线开工,实现 “增核、扩绿”4000亩以上。新桥镇、薛家镇等首批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镇近期将命名公示。

   生态宜居增强百姓幸福感

  围绕“协调、品质、生态、特色”环境四美建设目标,常州市新北区加快从生态绿城、森林城市向花园城市、山水城市、健康城市、幸福城市等多维度延伸,不断丰富生态绿城建设内涵,打造常州生态绿城建设的升级版。重点围绕长江、大运河、新孟河、德胜河、藻江河建设河道生态廊道,开展饮用水源地专项整治。推进新龙生态林二期,加快启动小黄山旅游度假区建设,推进城北郊野公园、三江口公园、高新商务区中央公园等城市绿肺建设;“1357”生态保护工程强势推进,目前已建成5家花园式工厂,完成100亩公益绿地建设,完成5条长江绿色生态廊道和7条生态水廊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

  为加强对生态敏感点的保护,今年以来,常州市新北区对生态红线区域进行了严格的筛查和保护。全面调查区内6个生态红线现状,明确不符合红线管控要求的污染源清单,针对性地提出整改措施和生态提升方案。通过收集和调查长江湿地动植物物种丰富度、特有性等指标数据,评估区域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开展饮用水源地达标专项整治,整治工作得到部、省肯定。其中薛家镇利用雁荡河、中巷河已有条件设立沿线水利科普展示带和地方人文展示带。对凤凰河、雁荡河实施河道生态修复,对凤凰河有驳岸段采用生物浮床技术、无驳岸段优先建设生态驳岸湿地的方式,着力恢复河道生态。

  今年是开展全省覆盖拉网式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试点工作的第四年。截至目前,2017省考12个行政村已完成管网建设目标的70%。2016年已建成的农村污水管网设施区级自验及2013年-2014年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市级复核均已全部完成。积极配合农业局开展畜禽养殖整治工作,完成了《新北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定方案》的审查备案和6家规模养殖场的治理任务。完成禁养区划定和养殖场户摸排工作,拆除禁养区617户畜禽养殖场,全区保留的16户规模畜禽养殖场中,6户完成粪污标准化治理工程通过验收。其中孟河镇原有畜禽养殖场154户,其中禁养区112户,限养区30户,适养区12户。经专项整改后禁、限养区142户养殖户已全部完成腾空、拆除工作、适养区12户有6户已经完成腾空、拆除工作,其余6户已进行了污染治理申报,开始施工。

   下好改革创新先手棋

  为推动环保领域改革,不断深化“放管服”。经过多方沟通对接,前后数次修改,制定完成了《常州市新北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改革办法(试行)》,并已于7月12日经区深改组讨论通过,进一步简化了环评审批类别,大大缩短了审批时间。

  根据“强改革、优服务、增效能”总体要求,按照简化项目环评审批,优化环评审批流程、健全环评监管体系标准,完成了《常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项目环评改革试点工作方案(试行)》编制;同时,积极配合全区行政许可权改革试点工作,梳理环保许可4项,其中市场准入1项,投资建设3项。为助推重大项目落地建设,组建项目服务团队,强化重大项目全过程服务和管理,开拓“绿色通道”,采取“定制服务”“精准服务”“六心服务”等模式,优化重点项目的跟踪服务,高标准推进奇华顿、星宇车灯、合全药业等重大项目。截至目前,全区124个重大项目中,已完成环评审批105个,完成率84.7%。立足问题早发现、服务零距离,对全区72家拟上市、重点企业(项目)开展“一企一查”环保专家预查服务,给企业做个全方位“环保体检”,切实解决困扰企业的环境问题。西夏墅镇专门聘请专家编制了园区应急防控点建设方案及镇区应急预案,建成后将为及时处置园区突发事件提供软、硬件保障。对49家企业进行了《自查报告》的现场核查,针对现场情况提出了整改要求,为企业整改指明了方向,提高现场检查人员的工作水平。

  结合区域实际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在全市绘制了“263”专项工程目标“作战图”,明确重点工程项目工程图及进度表;率先在全市推行“重点企业(项目)第三方环保专项预查”;率先在全市成立案件审查委员会,全面推行环境违法案件主办人制度;率先在全市修订《常州市新北区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全面开启全民参与环保新模式;在全省率先推出扬尘排污收费第三方单位现场核查工作机制;积极与公安、检察院、供电等部门联动,探索构筑大环保执法格局。

   全面深化创新执法

  为进一步保障群众环境权益,重拳出击,不断强化网格化监管,提升执法水平,严厉打击违法行为,切实解决一批环境隐患,多次开展“零点”行动,强势推进“春雷行动”、“三路三片区”专项行动、“百日会战”“专项督查”等,集中整治“散乱污”。同时为保障秋冬大气污染防治状况,对重点大气信访片区划细监管网格,对网格内企业开展“过筛式拉网排查”。截至10月底,全区共立案250件,下发决定书218件,处罚金额1605 万元,比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4.4%,45.3%,45.1%,按日计罚3件,实施停产限产35件,查封扣押14件,移送司法11件,人均办案数量全市第一,执法监管力度空前,实现了新北区环境监管执法新突破。

  常州市新北区环保局结合区域实际发展需要不断创新工作方式,率先在全市提出了“环保+”执法模式——“环保+法院”“环保+检察”“环保+公安”“环保+供电”联动执法模式,着力构建环境监管执法新格局,取得了显著成效,在办理危险废物非法处置灰色产业链案件中,新北区环保部门首次与公安部门以专案组进驻模式全面展开调查;在面对拒不执行行政处罚要求的“老赖”企业时率先在全市与供电部门对接采取了联合惩戒执法模式;面对依法履职新要求率先与新北区人民检察院驻地监察室签订了《执法与刑事司法联动实施意见》;在全市各辖市区中率先成立案件审查委员会,全面推行环境违法案件主办人制度;在全市率先修订《常州市新北区公众举报环境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全面开启全民参与环保新模式;率先在全省推行“重点企业(项目)第三方环保专项预查”和“环保顾问进企业”专项排查将执法与服务有机融合。为了进一步加大执法透明度,尤其是针对“263”专项行动媒体曝光问题,常州新北区环保局出台“三个当天”工作要求,即当天到现场核查处理、当天与举报人联系、当天上报处理情况的要求,落实整改,着力解决群众投诉与环境信访问题。截至目前,越级信访31件,去年同期96件,同比下降67.7%。同时,今年7-8月开展环境信访集中处理,10个板块逐个过堂,全面梳理解决。这一项项创新举措,全面开启了新北区环境监管的全新征程。

   画出社会共治同心圆

  围绕常州高新区成立25周年、新北区建区15周年重大节日庆典,结合“六五”世界环境日,六五普法日等重要节点,新北区环保局开展全方位、立体式的生态环保宣传教育活动,广泛凝聚共识,形成合力,进一步营造人人参与环保的良好氛围。

  通过开设微信公众号、开设媒体曝光台,招聘环保义务监督员,提升企业守法意识,多途径宣传“263”专项行动;邀请环保部、名校的知名专家学者来常授课,目前已开展了6期高新区生态环保讲堂,4期环保“三员”培训,开创培训先河,培训超1400家企业,近3000人次;通过联合935电台开展“践行263,环保小纵队”亲子活动,联合区司法、教育、公安等部门在全区小学中开展“在幸福树下欢乐成长”环保公益活动,扩大环保理念宣传,提高民众参与度。

  在垃圾分类试点开展宣传活动过程中,龙虎塘街道通过分发宣传手册和分类垃圾桶,营造垃圾分类全民参与的氛围,目前城管办公大楼和玲珑花园的10幢居民已开始实行生活垃圾分类投放。而三井街道则通过小区建立每周定期举行例会培训制度,利用下班后与周末时间集中入户宣传,在小区居民中取得不错的宣传效果。河海街道针对柴支浜所有出水口制作监督标识牌,充分调动群众参与度,接受群众监督,对污水偷排、出水口发生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利用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开发智能管网APP,软件运行后将对所有出水口实施监控,通过手机端可查看出水口实时信息。

   新精神指引新使命

  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在新征程上,守护绿水青山、建设美丽中国需要生动实践。2018年,新北区环保局将把认真学习领会贯彻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任务,以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明确主题与责任,坚决打好生态环境保护攻坚战,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组织领导,将生态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作为地方党委和政府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底线,明确各部门责任清单,实施差异化考核,强化考核结果运用,严格责任追究,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

  明确“一个目标”。以推进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为今后一段时期的总目标、总抓手,在补齐生态短板的同时,主动抬升标杆,在全市率先打造生态创建特色亮点,结合“十三五”生态保护规划目标任务,全面提升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推进“二个专项”。深入推进“263”专项行动和大力实施“长江大保护”工程。全面实施“1+11+10”共计22个“263”专项方案工程。开展《长江经济带生态保护和绿色发展规划》研究,推进化工园区转型升级,高水准实施1357长江大保护生态工程,打造“一园、一带、二网、六区”生态格局,全面推进“生态绿城”建设,不断提升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和绿色发展指数。

  加强“三个重点”。围绕“重大项目提升年”主题活动,强服务。全面梳理全区124个重大项目,对项目推进过程中还存在环保问题的,倒排进度,挂图作战,一把手挂帅,全面协调推进,确保完成全年目标。持续推进“一企一查”环保专项体检,不断优化完善,力求实效。围绕环境隐患治理,强执法。在重点行业、重点区域持续开展5大专项执法行动,通过昼夜检查、“飞行”检查、突击检查,不断掀起打击环保领域违法违规行为的强大攻势。围绕环境质量提升,强治理。大力推进黑臭水体治理和断面达标工程,实现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排放总量减排目标,提升大气环境质量。推进企业环境风险安全达标建设,推进危险废物处置能力建设,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

  打造“四个亮点”。推动“无异味”化工园区打造。通过设备端、排放口、厂界、区界空间“四位一体”分层整治,打造“无异味”化工园区。参与污水管网“全覆盖”工程建设。通过实施污水管网系统完善、污水截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污水管道修复改造、合流制地区改造接管等六大工程,实现城镇污水管网全覆盖和全区180个规划发展村生活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两个“全覆盖”。参与工业用地分类综合评价。盘活闲置工业用地,在工业企业综合评价办法中提供环保污染排放指标。实施环保部宣教基地建设,立足常隆地块修复方案,结合三江口公园建设,建设一个集环保科普、前沿技术、民众交互体验、高新区推介为一体的华东地区领先的环保部宣教基地。

全国环境教育基地交流会在靖开幕
14日上午,2017全国环境教育基地交流会在靖开幕,靖江网
深耕一个“改”字, 创新体制保障绿色文明
  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环保厅
连云港被确定为全国首批战略环评试点城市
  连云港市在全国地级市中第一个开展战略环评试点,环保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