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创新举措打造社会救助“常州模式”

13.01.2015  17:39

      一门受理,优化群众求助流程。2014年,常州溧阳、新北成为全省“救急难”工作试点市(区),首先开启“一门受理”窗口建设,以乡镇、街道为单位,设立统一的社会救助申请窗口,受理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供养、受灾人员救助、医疗救助、教育救助、住房救助、就业救助和临时救助等8项救助申请,明确了社会救助申请受理、分办、转办、结果跟踪反馈流程,形成了“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的工作机制,满足困难群众“救助有门”、受助及时的需求。

      “打包”救助,形成急难援助合力。溧阳市首创“打包式”救助,集合各方力量对家庭所有劳动力丧失或基本丧失劳动能力的特困家庭实行包括办理低保、水电天然气费用减免、子女学费资助等内容的全方位救助,涉及生活、住房、教育、医疗、生产等五大类20项内容。除政府行为外,还鼓励、引导、支持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和爱心人士等针对急难个案开展慈善救助,形成“救急难”合力,在给予急难居民物质帮助的同时,探索开展生活帮扶、心理疏导、精神慰藉、能力提升、社会融入等志愿服务。2014年,溧阳“打包”救助180户特困群众,救助总额近600万,户均3万余元,与仅依靠低保保障相比,救助内容更加丰富,救助力度大幅增加。

      主动干预,及时救助困难群众。以村(社区)为单位,依托社区干部,对困难群众进行网格化排查、分类,变被动求助为主动救助,做到救助早发现、早干预。通过这一方式,今年以来仅溧阳一地便通过主动救助,新增低保91户、219人,实施农村危房改造21户。

      各方联动,科学管理救助资金。首创低保动态管理模式。常州市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中心与市社会救助管理服务平台联动,与人社、公安、房管等13个部门进行信息交换和数据共享,目前已实现对全市的低保救助、低保边缘救助、特困救助和临时救助等四项救助内容实施实时动态管理,有效遏制了人情保、错保、骗保等现象。截至2014年11月底,通过联动平台,共完成申请住房保障核对1361户、2324人,申请低保救助核对937户、2063人,总计清查出492户不符合条件的低保家庭,并及时予以退保,节约财政资金1436万元。下一步医疗、住房保障两项救助也即将实现与联动平台的对接。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