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出台律师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27.09.2016  15:40

  9月20日,常州市司法局、市律师协会在全省率先出台《律师业“十三五”发展规划》。截至2015年底,常州市共有律师事务所110家、执业律师1299人。5年来,全市律师共办理各类案件137955件,总业务收费16亿元。


  根据《规划》,到“十三五”末,常州市律师业将实现五大变化:


  一是队伍规模不断壮大。律师人数年均增长120人左右,律师不少于2000人,公职律师、公司律师、法律援助律师数量稳步增加,每万人口拥有律师数量争取达到4名,位居全省前列。50名律师以上规模律师事务所超过3家,争取100名律师以上规模律师事务所1家,律师事务所(含分所)年收入5000万以上的事务所超过3家,三星级以上律师事务所达到30家,培育一批具有专业特色的律师事务所。


  二是队伍机构明显改善。硕士以上学历的律师占到20%,具有高级职称的律师达到50名,具有法律专业背景的律师达95%以上。推动制定律师人才引进规划和政策,把律师高层次人才引进纳入全市人才建设发展规划,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给予政策倾斜。探索建立高层次人才培养基金,有计划、有组织安排律师到高校委培或境外学习。按照有关改革要求,有序推动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设立公职律师,推动大中型企业根据需要设立公司律师,完善“两公律师”管理、培训、考核等制度。


  三是业务结构更趋合理。业务办理量、业务收费均保持15%左右的年增长率,到“十三五”期末年办理案件和业务收费分别不少于20万件和8亿元,占常州现代服务业产值的0.2%以上,占全市GDP的0.08%以上,办案数量、业务收费位居全省前列。非诉法律服务业比重明显增加,业务收费占比20%以上,涉外法律服务领域持续扩大,质效显著增强。


  四是服务业态日益创新。实施“互联网+法律服务”行动计划,引导律师积极探索网络法律服务模式,研发网络法律服务产品,努力提供全天候网络法律服务。支持现有互联网法律服务项目,规范网络法律服务行为,加强法律服务质量控制,推动网络法律服务发展壮大。组织律师参与12348网络服务后台支持,自主开发类型多样的法律服务产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对群众法治消费的数据分析、信息挖掘和民意调查,实时征集群众法治服务需求,动态调整公共法律服务的范围、标准和供给方式,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精准服务。


  五是培训体系不断完善。健全完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机制,开展层次性、区域性、专业性培训,加强主任、合伙人、青年律师的培训。借助新媒体,构建立体化教育培训体系。依托常州律师学院,举办多层次、全方位的培训人员计划,形成律师人才培训长效机制。采取争取政府支持、协会和事务所资助及个人负担相结合的办法,定期参与高端法律服务业务培训与交流研讨,定期选派优秀律师到律师业发达国家和地区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行实践锻炼,培养一批通晓国际规则、善于处理涉外法律业务的高素质律师人才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