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工程学院:“松绑”制度,下活科技“一盘棋”

20.02.2017  17:08

  日前,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侯文顺教授刚从学校一举拿到了专利转让经费8万元。这是该校颁布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办法》后,又一位从中获益的老师。近年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创新科技管理制度,激发科技人才创新活力,将全校科技一盘棋下得“活”了起来。

  给制度“松绑”

  如何让高职院校科技工作活起来?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吴访升说:“从根本的制度入手,让科研人才主动起来。”

  推进各项科技管理制度的“废改立”,逐一将该校《科研项目管理办法》、《科研平台建设管理办法》、《科研团队建设管理办法》、《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等制度落实成文。该校科技处处长周勇带领管理团队着实费了不少脑筋,走访、面谈了数不清的企业和科技人员。

  合理分配、导向明确的科技管理制度,让该校的科技之路越走越顺。其中,该校《知识产权管理办法》明确规定,学校全额资助知识产权申请经费,知识产权成果实施收益的80%归发明人所有,一度让该校专利申请以每年200%的速度攀升。

  “柔性”引进人才

  科技工作关键在人才。该院党委书记袁洪志介绍:“我们校内高层次人才有特别补贴,教授每年享受18000元,博士每年额外享受15000元。校外人才也有新颖的柔性人才政策。”

          2016年初,该校创新性地出台了《柔性引进人才管理办法》,给予每位柔性人才每年最多达10万的聘任待遇,且享受该校校内突出业绩奖励办法。这一政策的出台,使校外“外援”的智力得到了高度发挥。2016年,该校建成协同创新、企业人员混编、技术攻关等团队5支,“金属材料表面保护技术团队”等获得江苏省教育厅“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建设团队立项,建成“江苏省生物酶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等省级、校企共建等各类科研平台近20个、全国劳动模范吴淑玄等大师工作室4个。

  瞄准中小企业需求

  作为一所高职院校,该校承担的纵向、横向科研项目90%以上都与当地产业经济紧密结合。

  与常州市新港热点有限公司联合开发“低成本中水再生扩其处理系统工业设计”“烟气脱硝催化剂的再生及资源化技术”项目,合同经费400万元,为常州百佳薄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开发“智能卡基材料性能及制备工艺研究”等两个项目,合同经费达240万元……近3年,该校为企业提供的科技服务经费累计超1亿元。该校在《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30强报告(2015)》中位列第9,并入选“2015年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

  从校方主动去找企业,变成企业主动接洽校方。常州市佳德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投资300多万元与该校联合共建“新药质量研究中心”,中心主任由第12批国家“千人计划”陈国庆博士担任,开启千人计划项目落地高职院先河。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百兴集团与该校共建“高分子功能新材料研究院”,海润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投资1000余万元与该校在校内共建光伏发电产教融合平台。
  来源: 科技日报 2017年01月19日 星期四 第07版:创新·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