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温和上涨

28.07.2015  22:09

  上半年常州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9%,涨幅分别高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0.6、0.3个百分点。其中,食品价格上涨4.6%,非食品价格上涨0.7%;消费品价格上涨2.1%,服务项目价格上涨1.4%。


  一、指数运行特点


  上半年,常州CPI整体温和上涨,涨幅在2%上下波动,各月CPI同比价格指数分别为2.0%、2.4%、1.8%、2.1%、1.6%、1.3%。其中,6月份创下自去年5月份以来的新低。


  1、大类指数涨多跌少。从分类指数看,八大类商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呈“六涨二跌”格局。其中食品类上涨4.6%、衣着类上涨4.1%、家庭设备用品及维修服务类上涨2.5%、娱乐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类上涨1.2%、居住类上涨1.2%、医疗保健和个人用品类上涨0.9%;交通和通信类下跌3.5%、烟酒类下跌0.5%。


  2、翘尾因素影响占主导。在上半年1.9%的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涨幅中,去年价格上涨的翘尾因素约为1.3个百分点,占居民消费价格涨幅的68%;新涨价因素约为0.6个百分点,占32%。


  二、重点商品及服务价格运行特点


  1、食品类价格以涨为主。上半年,食品价格同比上涨4.6%,带动总指数上涨约1.35个百分点。食品类16个中类同比呈“13升3降”。粮食价格小幅上涨,受国家提高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仓储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上半年粮食价格略有上升,同比上涨1.9%。油脂价格延续跌势,同比累计下降10.3%,其中食用植物油下降3.7%、植物油制品下降12.4%。猪肉价格先降后升,今年1-4月份猪肉价格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5、6月份环比分别上涨1.1%、4.6%;同比累计上涨0.7%,影响总指数上涨约0.2个百分点。鲜蛋价格以跌为主,今年以来鸡蛋市场供应充足,鲜蛋价格同比累计下降2.4%,除5月份受节日影响价格上涨,其余月份环比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水产价格小幅波动,水产品价格同比累计下降1.9%,影响总指数下降约0.05个百分点。蔬菜价格大幅上涨,鲜菜价格同比累计上涨12.2%,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33个百分点。水果价格涨跌有序,受水果存储、运输成本上升,今年上半年水果价格累计上涨7.6%,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9个百分点。


  2、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明显。由于用工等生产成本的上涨对商品价格形成基础性拉动作用,部分工业消费品价格上涨明显。上半年衣着类价格同比上涨4.1%,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33个百分点;耐用消费品同比上涨3.7%,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08个百分点;滋补保健品价格同比上涨8.8%,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个百分点。


  3、服务项目价格涨幅明显。随着人工成本逐年上升,服务类价格水涨船高。上半年服务项目价格同比上涨1.4%,推动CPI总指数上涨约0.49个百分点。CPI的58个服务项目中有17个项目价格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其中,维护修理价格同比上涨22.9%,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9个百分点;高等教育价格同比上涨5.9%,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14个百分点;私房房租、住房估算租金价格同比分别上涨0.7%、0.8%,共同影响总指数上升约0.09个百分点。


  三、影响指数变动的主要因素


  1、成本上升推动物价刚性上涨。用工贵成为近几年困扰企业发展的常态性难题,部分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尤其是石油价格震荡走高,也加剧了国内生产要素成本的增加,企业的生产流通成本大幅增长必然会体现到最终产品及服务价格当中。同时,国家进一步深化水、电、气等资源类价格改革,一定程度上推高了物价水平。


  2、气候、节日等叠加因素导致价格季节性波动。农产品生产、供应受自然环境尤其是气候变化影响较大,今年冰雹、多雨的天气影响蔬菜生长和运输,鲜菜价格大幅上涨。受禁海、禁湖及产籽期等影响,水产品价格呈现季节性波动。另外受“元旦”、“春节”、“端午”等节日消费影响,当月食品价格上涨,一定程度上也推高了CPI指数。


  3、商品价格周期性波动影响CPI总体走势。部分商品,特别是鲜活产品价格存在周期性波动,近几年主要表现为震荡向上,对CPI起一定拉升作用。如生猪、家禽养殖业由于前期受疫情频发等因素影响,价格持续低迷,经过近两年休整,价格开始走高,对CPI上涨产生一定推动作用。


  4、翘尾作用震荡下行拉低CPI总指数。2015年上半年常州CPI涨幅中,各月翘尾因素分别达到1.5、1.4、1.3、1.4、1.0、0.9个百分点,翘尾作用震荡下行拉低CPI总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