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育人新途径

24.10.2014  09:57

  常州大学作为一所地方性普通高等学校,将传统文化之“历史经典”融入校园文化的“现实土壤”,积极探索传统文化“老道理”与立德树人“新途径”的有机融合。
  该校依托校内“非遗馆”,把传统文化原汁原味搬进大学课堂,形成传统文化育人新常态;依托孝道园,为传统文化躬行践履提供舞台,孝道文化内化于心,家国情怀外化于行,拓展传统文化育人新内涵;校园文化扎根地域文化,加强文化学术研究,为传统文化传承创新造血生津,提升文化自觉,推动和谐校园构建,努力建设体现时代精神和具有常州大学特色的大学文化。
  常州大学在建设校内传统文化“大课堂”的同时,积极拓展校外传统文化的实践基地,多渠道深入挖掘和利用传统文化中的精髓,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为常大师生学习传统文化提供了良好的实践平台。2014年6月,“常州大学中华孝道文化研究院”挂牌成立,实现了中华孝道园、常州大学和常州孔子思想研究会三方合作共建,常州大学在中华孝道园设立“大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和“青年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调研实践基地”,学校组织师生赴中华孝道园开展师生共同参与的传统文化体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专题研修活动、志愿者服务和公益性活动;聘请著名人文科学学者、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李汉秋教授为常州大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兼职导师;在全校师生中组织开展“传承家训家规,培育文明风尚”主题活动,引领广大师生员工尊老爱幼、勤俭持家、自立自强、科学教子,树立家庭文明新风尚。 
  从校内到校外,常州大学师生不断深化着对中华文化的特质、对中华文化特色、对中华文化传承的理解和把握,不断提高着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和文化自觉,进一步坚定了在中华文化传承和道德实践中做到知行合一的方向和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