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大学发展“有效科研”助力产学研深度合作

28.10.2014  11:35

            新华网南京10月27日电(记者秦华江)在不少地方高校科研实践有效性不足背景下,常州大学通过扎根长三角经济发展,当好企业的科技“后院”,通过完善科研的发现、合作及转移机制,助力产学研深度合作。受访人士指出,为了防止校企联姻成一纸空文,高校科研宜由“重量轻质”转变为“重质轻量”,由“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由“纵横分割”转变为“纵横融合”。

          当好企业科技“后院

        近日,九福来集团公司与常州大学一项关于“使用芦荟制备促进刺激雌激素分泌的冻干粉针剂方法”的国际发明专利,在PCT国际专利联盟被获核准,标志着九福来通过芦荟提取物来达到抗衰老、年轻态的生物技术在国际上获得认可。

        据常州大学生命与制药科学学院副院长宋国强介绍,九福来投入超百万元的科研经费,常州大学搭建研发力量强大研究团队,解决了困扰企业十多年的提取物纯度不足的问题。纯酰素这一新产品投入市场后,能明显提高人的免疫力,其抗衰老作用等功效将逐步显现,为芦荟品种的药用做了开创性工作。

        常州大学产学研合作处处长陶国良说,学校期待“产学研”合作,让保险柜里的科研“”起来,实践中很多校企的合作协议要落在实处,高校有责任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

        近两年,“地沟油”事件频频曝光,今年7月,常州大学与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常大有机化学研究所有限公司共同出资1000万元组建了“江苏常大地沟油工业技术研究院”。通过与高校院所的深度研发与合作,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目前已在全国建立了12个收购点,每年可控“地沟油”并转化生产近30万吨。

        据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党委书记王车礼介绍,近年来,生物柴油研究热潮渐渐散去,很多研究人员转入其他领域。但常州大学依然秉承“需求导向”,做“有效科研”,不与粮油争原料,以“地沟油”为初始原料,不断完善生产工艺,生物柴油的技术适用性超过多家国外厂商。

        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说,常州大学始终把研究常州地区和长三角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作为重要的科研方向,转型“有效科研”。不断提高科技研究的实践有效性,通过技术创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尤其要做好企业的‘科技后院’,最大限度的发挥科研工作者的主体创造性,实现专业和行业发展的互相渗透,实现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把地方经济文化的环境特性融入科学研究的平台 之中,善于使用“本地语言”服务社会。

        健全三个机制发展“有效科研

        为了发展“有效科研”,最大程度地发挥科研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常州大学“从企业中来,到企业中去”,着力完善以下三个机制:

        ——发现机制。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张伟明说,从上世纪90年代起,常州大学就开始研究生物柴油,一直寻找合适的市场主体,充分发挥自己在石化领域的特色优势。宋国强说,他们80%以上的课题都是从企业中发掘的。学校看好研发出的产品引进到企业,企业却不感兴趣。陶国良坦言,自立校以来,常州大学也想做国家级课题,但由于是地方性院校,一些含金量高的课题轮不上,他们只能到市场上去找,学校经常帮企业突破难题,长期以往就形成了品牌。

        ——合作机制。早在2011年,首期投资800万元的联想控股精细化学品研发中心正式进驻常州大学。与以往层次的校企合作不同,联想控股的研发人员直接进驻常州大学,在煤化工等领域联手高校开展深度研发。去年10月,常州大学“光伏材料与器件产业化制造技术”博士人才培养项目获批。浦玉忠表示,首个博士点梦想的实现,是常州大学坚持深度产学研合作的产物,依托常州天合光能公司的光伏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校掌握了“高效低成本”等核心技术,也为企业发展拓宽了空间。九福来集团公司董事长张荣轩博士说,因为常州大学深知企业需求,企业必然会竭尽所能提供研发支持,这种无缝对接值得其他院校效仿。

        ——转移机制。“技术转移也要关口前移。”陶国良认为,几乎所有院校都在做产学研,常州大学要在竞争中突围,必须进一步扎根常州、扎根长三角。截至目前,常州大学已与20多个市、县签订了科技合作协议,与1200多家企业洽谈并实施了产学研合作项目,先后在全国各地建立了216个产学研合作基地。据了解,当前,学校已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

        发展“有效科研”带来三大启示

        为了防止校企联姻成一纸空文,发展“有效科研”服务企业,院校需从考核上、理念上以及管理体制上进行多方调整。

        其一、由“重量轻质”转变为“重质轻量”。浦玉忠认为,由于机制和历史原因,高校长期以来科技成果的价值主要以各个数量指标体系为准绳,以获得国家经费的多少、发表论文的数量、所获奖励的级别来确定,导致片面追求科研GDP,重数量而轻质量,影响了科研的有效性。从“重量轻质”,到“重质轻量”的转变,就是要使高校重新审视科研评价机制和体系,建立符合科研最终价值的评价指标,建立最为适合科研工作者发展的评价体系,从而使科研回归“”的本质,实现科技创新。

        其二、由“小科学”转变为“大科学”。陶国良说,无论是纯酰素的发现,还是“地沟油”科研攻关出成果,都是因为整合了校内多个学院的科研资源。浦玉忠说,“小科学”主要由个别科学家或科学研究者发起,只有一个或几个实验室参加,经过有竞争的同行评审的项目。实现全局性的协同创新研究已成为当下科技发展和信息化社会的大趋势。对于高校科研而言,应该以“制度之手”实现从“小科学”到“大科学”的转变,在适当保留部分领域的“小科学”研究范式基础上,最大限度利用好科技和人才资源,实现“大科学”式大工程观科学、技术、人才系统整合,推进科学研究深度发展。

        其三、由“纵横分割”转变为“纵横融合”。宋国强说,江苏近年探索“纵向”“横向”课题融合的路径,鼓励学校和企业两方面合作,企业可以申报资助资金及省级课题,打通横向课题向纵向课题转化的问题,为常州大学产学研深度合作营造了良好的生态。浦玉忠认为,目前我国科研管理体制存在一定程度局限,“纵向”、“横向”不仅体现科研经费的来源,更体现科研项目的“级别”、“层次”,是科研行政化的结果。现代的科学研究发展,越来越要求打破单纯的横向与纵向分割,而是要求纵横交错,分类管理,顶天立地、统筹协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