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城管:以华丽蝶变书写精彩答卷

09.10.2019  16:12

        新中国成立后,沧桑70载春秋述说变化。常州城市管理走过起步、初创、探索、发展、成功之路,取得辉煌业绩。几十年间,常州城管助力常州城市蝶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几十年间,常州城管助力常州城市蝶变,让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美好。

        从清洁队到城管局 管理机构和体制越来越完善

        常州城市管理有文字记载始于清朝末年创办的清道。直至1949年5月,改称为市人民清洁队,并由市公安局领导。

        《常州城市管理志》记载,1956年4月,常州成立常州市清洁管理所,成为常州市第一个环境卫生专业管理机构。1959年5月,由常州市清洁管理所改称的常州市环境卫生管理处首次成立。1981年3月,常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首次成立,下设城市管理联合办公室。1983年5月,市政府实行机构改革,城管联合办公室由临时性机构改为常设办事机构。

        1994年7月,常州成立市城管办公室,二级局建制,这是常州城管事业征程中的一个新起点。1996年8月,常州组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列入市政府工作部门,一级局建制。1998年3月,常州市建设委员会与市城市管理委员会合署办公。

        2001年5月,常州首次独立组建常州市城市管理局,不再保留市建设委员会、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05年4月,复建市城市管理委员会。2010年5月,常州市城市管理局挂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市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牌子。

        2019年1月,常州重新组建城市管理局,加挂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市园林局牌子,不再保留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城市管理监督指挥中心牌子。

        常州辖市、区城管机构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2006年,各区城市管理委员会在常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高位协调下均相应成立。常州市实现街道(镇)级城市管理机构全覆盖。

        至此,常州市业已形成市、区、街道(镇)三级城市管理组织架构,全面构建成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管理体制。

        从突击治理到长效管理 城市市容治理方式不断升级

        20世纪50年代,常州以爱国卫生运动方式治理市容,城区逐步推行市容责任区制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重点开展沿街棚户改造、整修装饰和围墙透景改造。

        2007年2月7日,常州市政府召开城市长效综合管理考评第一次点评会。之后,点评会形成制度,每月或每季度举行一次。

        2013年9月起,全市建成区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突出解决薄弱地段脏乱差问题,实现城市生态、绿色、文化和宜居品质的新提升,得到省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

        由此,常州市市容环境治理逐步由单项治理向综合整治转变,由突击治理向长效管理转变,由治标向治本转变,城市长效综合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全市展现出天蓝、水清、地绿、路畅、景美的城市新貌。2014年,省政府授予常州市全省首批江苏省优秀管理城市称号。

全市各级城管行政执法机构陆续推出多种举措,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

        从伴随争议到阳光、文明执法 行政执法日趋规范

        常州城管执法支队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建立的。资料显示,1980年初,常州市开展交通、安全、市容“三整顿”,加大执法力度,首次在市级机关事业单位和全市大型企业抽调270人,组建城管临时纠察队。

        1981年1月,常州成立市城建治安民警中队,隶属市城市建设局,归口市公安局管理。1982年6月,市政府决定撤销市城建治安民警中队。翌年,全市城管纠察全部取消。

        据介绍,1988年,常州建立常州市城市管理监察队,各区设立城市管理监察分队,隶属于所在区建设局领导,市城乡建设管理委员会负责业务指导。

        1993年9月,市城市管理监察队增挂市城市建设监察队牌子;各区城市管理监察分队相应增挂区城市建设监察分队牌子。市、区监察分队均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体制。

        1994年7月22日,市城市管理监察队和市城市建设监察队名称调整为大队,仍为两块牌子、一套班子。

        2001年9月,常州市确定为全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2002年11月,市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决定成立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支队,隶属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2003年7月1日,试点工作正式启动,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全市城管领域有序展开。

        2008年,随着“三合一”(行政执法数据库、网上审批系统、电子监察系统)网络平台一期工程建成,常州实行数字化执法,构建成全天候、全方位、全覆盖的数字执法网络。全市各级城管行政执法机构相继推出柔情执法、温馨告知、便民服务等举措,实现阳光执法、规范执法、文明执法、人性化执法。

        2017年,全市正式启动城管行政执法体制改革,推进处罚权职能集中,实行执法权力下放。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要求,同年完成全市城管执法人员统一换装工作。

       

常州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

        从填埋为主到焚烧发电为主 生活垃圾处理方式不断创新

        常州市于1982年7月,在市区大街道首次使用洒水车冲扫保洁。当年10月,在兰陵街道建成全市第一座别墅式自动冲水公厕。翌年,全市第一座生活垃圾中转站在天宁区朝阳三村建成投运。1990年9月,在天宁区斜桥巷小区建成全市第一座全封闭集装式垃圾中转站。

        从20世纪90年代起,常州市积极探索、实践,逐步实现市区生活垃圾由填埋为主,转变为焚烧发电为主、卫生填埋为辅的终端处置优化模式,成为江苏省首创。

        1994年,常州市开始实行生活垃圾袋装化,仅两年时间即在市区全面推开。1995年9月4日,常州自行设计研制的生活垃圾焚烧炉一次点火成功,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为全国中小城市处置生活垃圾创出一条新路。

        2003年6月1日起,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竣工后正式接纳城区生活垃圾。至2006年,常州市区已经建成辐射乡镇的生活垃圾清运、收集、中转体系。

        2007年7月1日起,常州城区公共厕所全部实行免费开放。 2010年7月,常州市生活废弃物处理中心成为全国首家通过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三大体系认证和全国第一个利用高密度聚乙烯膜进行中间覆盖的填埋场。

        2012年4月,作为生活垃圾调度中心工程子项目的常州市数字环卫系统建成投用,形成垃圾运输车辆“一卡通”系统。当年10月,常州列为全国第二批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城市,全市餐厨废弃物处置正式实施。

        目前,全市域(含溧阳)已建成焚烧厂4座,转运站123座,城市公厕1006座。今年以来,常州加快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体系建设。目前,常州已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设施29座,基本搭建起了生活垃圾大分流处理体系框架。

       

从2008年开始连续举办“常州市民赏花月历”系列花展,园事花事活动逐年增多,大大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从白手起家到绿色画卷 园林绿化事业取得跨越式发展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常州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长足发展,在一张白纸上描绘出了绚丽的绿色画卷。2006年,常州市被国家建设部评为全国城市园林绿化先进集体;2008年,常州市被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授予“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19年,常州市荣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殊荣。

        回顾常州园林绿化事业的发展过程,可以分为5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1978年至1981年,常州老园林绿化事业白手起家、“见缝插针”,短短3年就实现了恢复发展的既定目标。第二个阶段是1982年至1991年,通过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经历了全民植绿、探索发展、形成亮点的转型过程,全市园林绿化事业逐步规范。第三阶段是1992年至2000年,常州园林绿化确立了“深化改革,结合实际,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副补主,加快发展,振兴绿化”的基本工作思路,园林绿化保持了有序发展的良好态势。第四阶段是2001年至2005年,常州提出“还绿于民”“市民公园、市民享受”“绿化为本、文化为魂”等城市绿化建设新理念,绿地系统规划制定完成,原有公园开始敞开改建,市民游憩场所逐年增多。第五阶段是2006年至2015年,全市园林绿化事业取得了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城乡绿化面貌有了根本性的改变。常州从2008年开始连续举办常州市民“赏花月历”系列花展,园事花事活动逐年增多,并举办了第八届中国花卉博览会、第四届中国月季花展暨世界月季联合会区域性大会等大型活动,提升了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如今,常州市区开放式公园已经达到88个,常州城市绿地总面积达10477.8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3.12%,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5.11平方米。(徐蘅 沈文达)

来源:  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