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加大支持力度 推行生态殡葬

01.04.2016  10:43

      从2005年的海葬开始,到近几年力推的树葬、草坪葬等生态葬方式,江苏省常州市在生态殡葬方面,一直在进行着有益的尝试。
各类生态殡葬办法出台

      全年免补金额达1500多万元

      2013年,常州市开始全面推行惠民殡葬政策,《常州市殡葬基本服务项目费用免除办法》实施,通过与社保联线,实施现场比对,对未享受社保政策的人员全部实行殡葬基本服务费用免除政策。

      2014年,《常州市区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开始施行,对文明节俭办丧以及参与壁葬、花坛葬、草坪葬、树葬等新型安葬方式的家庭,实行优惠减免和补贴。

      2015年2月,市民政局与市财政局联合出台《常州市区推行文明绿色生态殡葬资金扶持办法(试行)》,对优惠减免和补贴政策进行了固化,同时制定出台《常州市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等级评定办法》,对立体式葬区和生态葬区给予资金扶持,积极推行惠民殡葬、生态殡葬。

      2015年4月起,该市对市区低保对象、五保供养对象特困群体“殡、葬”基本费用给予全部免除。这项殡葬惠民措施,为全省首创。

      2015年,全省首个大型海葬纪念广场落成;对选择海葬的家属,除了免除海葬的基本费用外,还给予2000元/例的补贴。

      “通过政策的制定,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并在全市发起倡议,逐步引导市民绿色生态殡葬、文明低碳祭扫的现代殡葬理念。”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舒洪喜说,在此基础上,各县(市)也参照相关政策,积极推行惠民殡葬、生态殡葬,2015年度全市惠民殡葬政策受益总人数达到11693例,全市免补总金额达到1500多万元。

      从海葬到草坪葬、树葬

      生态葬正慢慢被人们认同

      市殡管所长期负责海葬登记工作,工作人员告诉笔者,今年是第11年举行骨灰撒海活动,目前报名的已有四五十人。“这几年,咨询的人比以前多了,其中既有老人,也有年轻人,这说明人们的观念还是在慢慢变化的。”

      今年4月,位于市殡仪馆旁的龙城古园陵园将正式开园。“可以说,在全省,乃至全国,还没有这样纯生态葬的墓园。”据了解,因为目前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国家不再批准新建墓区,而龙城古园因其主打的生态葬,在审批上,相当于开辟了绿色通道。

      “在龙城古园,你不会见到传统的墓碑墓群,这里,基本都是以树葬、草坪葬、花坛葬、壁葬等生态葬为主。”舒洪喜介绍,传统的墓碑,就是那种立在地上竖起来的墓碑,有的逝者家属,还会在碑的周围砌一圈水泥墙,不仅占地面积大,看上去也不太美观。

      生态葬,常州践行较早的陵园是栖凤山国际人文陵园,其免费的集体生态葬落葬仪式,到今年已举行过三届。“我们就是想通过这种不留名、不立碑的形式,来倡导大家对生态葬的关注和践行。” 栖凤山陵园工作人员告诉笔者。

      建立96444专线平台

      打造殡葬行业的“一键通”

      前不久,市民张老太(化姓)在办理老伴丧事的时候,遭遇了“宰客”一事。当时老伴是在医院里去世的,急匆匆的,张老太也不知道找谁去帮忙料理后事。一直在医院蹲点的“萝卜头”不知道从哪得知的消息,张老太就在一推一攘和一堆劝说下,找了此人全权代理。前后丧事共花销了1.5万多元,事后,张老太想想不对,找到了相关部门投诉。

      “其实,这位老太太经历的,就是很典型的殡葬行业的宰客现象,但是民政在这里的角色就很尴尬,‘代理人’是花圈寿衣店的老板,承接丧葬业务,其实是属于超范围经营,按理归工商部门管辖。”社会事务处工作人员告诉笔者,最简单的办法,就是今后在家里遇到丧事时,只需要拨打96444这个号码,就能把所有的办事流程和服务搞定。

      据了解,目前,该市殡葬行业已经建立了一个国家标准,还有两个省级标准,正在审批中。“其中一个就是96444殡葬专线服务标准。”市殡仪馆馆长丁建南告诉笔者,这个电话,可以说是全市殡葬行业的“一键通”了。“从去世到安葬,可以一键搞定,而且,所有的服务和商品,都是明码标价的,也不用担心乱收费的情况。”

      力推多部门共管

      “互联网+”服务升级

      今年,市民政局的清明节系列活动已经启动,一如既往,向全市发出了“生态文明,绿色清明”倡议书。在国家文件出台的基础上,由民政牵头,力推多部门共管,改造提升殡葬服务。

      同时,该局还升级改造常州殡葬网,届时,市民将能开展网上祭扫。网站包含五大块服务内容:殡仪馆、陵园、殡仪服务机构、殡葬用品超市、网上祭扫,网站将结合殡葬祭、新闻中心、政策法规以及殡葬文化四大模块,同时开通微博和“96444”微信公众平台,运用“互联网+”的思维进行日常管理,也方便和老百姓对接沟通服务。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