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创新执法模式 “亮剑”劳动监察

28.11.2014  11:47

  为着力解决因基层劳动监察中队执法权缺失而导致基层群众劳动维权难的问题,常州市从创新工作机制入手,在武进区推进“派驻式”执法新模式,强化劳动监察常态执法。

  执法范围全面覆盖。2013年5月,武进区首个劳动监察中队被派往东片,驻扎于横林镇,负责东片横林、横山桥、郑陆、洛阳、遥观5个镇的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工作。同年11月,南片劳动监察中队被下派至雪堰镇,覆盖雪堰、前黄、礼嘉3个乡镇。今年8月,第三个劳动监察中队被派往西片,辐射湟里、嘉泽、经发区、邹区、奔牛5个乡镇。同时,驻扎在大队本部的第四个监察中队负责中片4个镇(街道)的监察执法工作,全区17个乡镇全部纳入中队执法区域,执法模式由“以区为主、以镇为辅”的纠纷化解模式逐步转向“定点驻扎、区镇互动、上下衔接”的新型劳动监察执法模式。

  执法力量全面加强。在人员配备上,下派的东片、南片和西片三个劳动监察中队各配有3名男性劳动保障专职监察员。各由一名具备10年以上执法经验的主办监察员带队,所有监察员的平均年龄为35周岁,本科以上学历8人,研究生学历1人,多数成员具有丰富的现场执法经验。在场地设置上,派驻中队与当地基层辖区中队合署办公,单独运营,配备了电脑、办公桌椅、传真机、打印机等设备。在软件配置上,安装了“金保”系统、“人社协同管理平台”和“全省劳动保障监察联动平台”,确保业务经办顺畅,实现信息数据共享。在执法车辆保障上,专门抽调3辆劳动监察执法车作为下派中队的专属执法用车,确保案发后快速响应。

  执法效果全面提升。目前,派驻劳动监察中队执法形成常态化,简单的劳资矛盾能调则调,15个工作日内快速结案;使用童工等严重违法行为保证在接案当日介入现场调查;群体性案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第一手资料,打通了快速高效执法通道。今年1-11月,派驻中队配合基层协调劳资纠纷135起;接受职工投诉举报428起;查处严重违法用工行为13起,作出行政处罚决定13起,罚款金额14.5万元;查处欠薪移送公安机关案件12起,因拒不履行行政处理决定移送人民法院强制执行案件4起;直接参与处理群体性纠纷28起,其中成功处置了常州市康明钢管有限公司和常州市赛普威机械有限公司重大群体性欠薪案,联手公安、法院部门在15天之内为77名职工追回工资81.58万元。













稿件来源:常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十三五”期间 中央财政实施2000多个湿地保护修复项目
  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获悉:“十三五”期间,我国持续强化湿地管理顶层设计,加强湿地保护修复,新建国家湿地公园201处,安排中央财政投入98.妇女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