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大”办学扬新风

09.11.2015  14:54

  新华报业网讯 2015年“中国最好大学排名”近期发布,常州大学综合排名位居全国第176位,科学研究专项排名位居全国第157位。一家普通地方高校实现如此神速的排名攀升,让不少人大呼想不到。

  其实,若熟悉常州大学近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你就会明白,这个最新排名对于该校实至名归:连续三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4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江苏高校第三;今年江苏省社科基金项目立项数目列全省第十二;2015年Nature Index排名江苏高校第6位……正如该校卓有成效的“跟进式教学”法,一步一个脚印的务实前行成就了常州大学的突飞猛进。

  跟进式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

  常州大学华罗庚学院大一151班新生刚入学刚两个月,就惊喜不断。

  第一次成长主题班会上,和他们见面的班主任居然是常州大学校长浦玉忠教授。这位特立独行的校长是幽默而和善的。他一开场就和同学们侃起了QQ、微信和朋友圈等新潮话题,并当即建立了班级微信群,便于师生之间的相互沟通和交流,让同学们的拘束感一扫而光。

  早在入学初,这批刚走进大学校园的年轻人便发现了学校的与众不同。开学典礼的演讲人选,竟然也可以通过海选确定。每个人只要有意愿,就可以参与角逐,争取自己的机会。进入学校之后,无论需要什么,总有学校领导、老师、学长及时出现,给自己以准确的帮助;只要自己想发展某方面的才华,便会有一个公平公正的舞台等着自己去施展。这种春风化雨式的服务和引导,就是浦玉忠校长创立并完善的“跟进式教育法”。

  “随着社会发展,学生的思想、观念、兴趣正在发生着转变。”浦玉忠教授认为,“跟进”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充分发展每一个学生的优势潜能,使学校的教育、管理和服务工作与学生的变化互动共进,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

  每年新生一入学,常州大学的学长们也会随之“上岗”。新生还没到,学长就已经着手准备文稿,把自己“过来人”的切身体验告诉他们,帮助他们早日适应大学生活。

  王少卿,常州大学石油化工学院学生,一直对石油炼制有着浓厚兴趣。然而,石油炼制车间对安全要求高,没有实战经验的人员根本无法进入车间实习。如何让学生不进入车间便能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常州大学在校内建起了3D仿真实训中心。坐在教室里,学生仿佛置身车间,从行走路线,到阀门开闭、用对讲机与班长沟通,再到紧急状况处理,实训系统一应俱全。

  李子越,常州大学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大四学生,他的创业项目是食堂点餐平台“未卜猫”。前期试验阶段需要为食堂配备三台订单打印机,但由于经济拮据,他一时拿不出钱来购买2500元的设备。就在纠结无助时,常大“常青藤”大学生创业社区向他提供了3000元的创新创业基金,解了燃眉之急。

  把“跟进”落实到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关注整个育人环节,常州大学上下达成共识:“学生思想、需求走向哪里,我们的工作就跟进到哪里。

  教考三分离:真才实学最重要

  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常州大学出了一件轰动校园的“大事儿”———不及格率超过30%的课程数量相比同期高出了17%。是课程难度加大了,还是学生努力程度不足?都不是。该学期,常州大学大胆实施了一项新的制度———“教考三分离”———即教与出卷的分离、教与监考的分离、教与批卷的分离。严格考试过程后,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水平。

  “只有严肃考试纪律,教师才能据此进行教学手段的改革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才能让我们的人才培养更具特色,也让学生懂得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常州大学教务处处长徐守坤告诉记者。

  “高校人才培养的经验表明:专业是基础,基础不牢则大厦不稳;规范是保障,过程失范则质量不保;能力是目标,目标不达则培养失效。”浦玉忠认为,常大的人才培养工作,要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质量规范为保障,以能力达成为目标,全面跟进学生的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常州大学明确了“一体两翼”的人才培养路径,即以专业(建设)为基础,以“规范”和“创新”为“两翼”,引导人才培养从知识传授向能力打造转变,“一体两翼”成为常州大学人才培养工作的新常态。

  要让学生学到硬本领,“”必须给力。2012年下半年,学校就专业建设负责人制度实施进行了多轮研讨。同年12月,学校通过了《常州大学本科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常州大学专业建设负责人管理条例》,成为省内首家在全校所有本科专业中实行专业负责人制度的高校。

  “学校为专业建设搭建了制度框架,专业负责人在专业规划、师资引进、质量管理、资金管理上有了话语权,让我们在建设专业的过程中心里有了底。”2014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项目负责人、常州大学安全工程专业负责人邵辉教授说,从生源建设到课堂教学、再到质量评价,都需要建立完善规范体系,才能保证培养出的人才被社会认可。

  近年来,毕业生过硬的素质让常州大学与排名世界500强第3位的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等单位达成合作,至今已培养了45000余名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常大学子斩获“挑战杯”全国特等奖,实现常州高校零的突破;获得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全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飞思卡尔”杯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等荣誉。

  有效科研:人才引进来还要“动起来

  “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谈及人才的的重要性,浦玉忠引用了教育家梅贻琦的一句名言。常州大学2010年由江苏工业学院更名后,迈入了“五年夯基,十年腾飞”的关键期。

  要抢占高端人才制高点,除了给经费、实验室等做法,还要有“独门秘笈”。浦玉忠认为,引才光靠学校自身也许形不成吸引力,但若把政府作为“后盾”,便能形成“强磁场”,最终实现人才共享共用。近两年,常州大学融入常州市引智工程,投入9000余万元引进100多位博士、30多位海归人才。

  “引进不是目的,关键是要发挥人才的作用,要让人才得到尊重、获得最大的发展,这也是留住人才的最好办法。”浦玉忠向记者介绍,学校提出了“研究在常大,创业在常州”的口号,鼓励人才在经济建设中释放出创新动力,同时对外整合资源,拓展人才外围合作发展空间,让科研成果走出校门、走向应用。

  学科建设是龙头,是高校的核心竞争力。一流学科要面向国民经济发展的科学技术需要,学校为此启动了“产学研111工程”:选派100名素质好、业务精的博士、教授到乡镇、企业挂职;建立100家产学研合作基地;培育10家特大型企业为长期紧密合作伙伴。近两年,一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并带动常大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6年内,4次问鼎国家级科技大奖;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在2012年突破历史纪录,达到4项。

  “百姓都很担心地沟油,能不能制造一个试剂,滴一滴便知道吃的是不是地沟油。”这种奇思妙想经常出现在常大老师的闲聊中。在常州大学,科学研究始终坚持以市场、行业、企业需求为导向,按照有利于科研成果的产出和转化、有利于学科与专业建设、有利于团队之间协作和人才培养,来推动“有效科研”的实施。

  近年来,随着“有效科研”战略的实施,常州大学在校企联合研究平台建设和创新成果方面收获颇丰。常州大学与江苏卡特新能源有限公司、江苏常大有机化学研究所深度研发与合作,在全国建立了12个收购点,每年可控“地沟油”并转化生产近30万吨。九福来集团公司与常州大学一项关于“使用芦荟制备促进刺激雌激素分泌的冻干粉针剂方法”的国际发明专利,已被PCT国际专利联盟核准。新产品投入市场后,能明显提高人体免疫力,其抗衰老作用等功效将逐步显现。

  江苏经济报记者耿文博

编辑: 莫小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