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信院举办“校园开放日” 千余市民逛得欢

18.05.2015  19:14

  5月16日,常州信息学院举办“校园开放日”活动,吸引了千余名学生、家长、周边社区居民前来参观、咨询、体验。

  社团活动丰富好玩  引来老少粉丝围观

  早上八点多,家住常州武进区丰乐公寓的赵阿姨、王阿姨等一行10余人就在社区管理员小马同志的带领下来到常信校园。这是他们第一次来参加高校的开放日活动,特别激动。67岁的王阿姨更是开心得合不拢嘴,她表示:来到学校,自己感觉年轻了一半,非常有活力。看完了泥塑展、滑轮社、风筝社、电子协会社、花道艺术社、汉服社、书法社等社团的展示,赵阿姨感慨“能够生在这个时代真的是很幸福。”其中,她最感兴趣的是书画社,因为平时自己也经常写。她表扬在现场写字的同学们真的很棒,还拿走了一张书写着“常信”二字的作品做纪念。

  在非遗文化社团展台,有两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在那里认真地做泥塑。她们分别是小留小学六年级的李红翔和庙桥小学仅三年级的黄馨同学。她们家住大学新村,在爸妈的陪同下来到了常信院参观,刚来就被这些轻泥做的卡通花朵所吸引了,并在大哥哥、大姐姐的指导下自己动手做起来了。

  家住常信院附近小区的董阿姨带着她一岁半的小孙子也来“看热闹”。“孩子非常喜欢看文艺表演,这不,一进校门就看到这个大屏幕在放视频,他一定要坐在这里看。”董阿姨陪着孙子坐在一旁,而小宝宝的眼睛则非常专注地盯着舞台,欣赏大哥哥姐姐们精心准备的节目。

  准常信学子组团来逛  为官网官微献言献计

  在当天的来访人群中,有55名客人身份特殊,他们是顺利通过常信院3月份单独招生考试的15级新生,算得上是“准常信学子”了。这次校园开放日,他们组团来参观体验“新家”,提前感受大学生活。

  徐州睢宁的王鹏钧同学和盐城的许宝豪同学5月15日下午就来到学校,早早将校园摸索了一遍,对学校印象深刻的除了热情、贴心的学长学姐,还有宏伟的图书馆及教学楼。除此之外,他们还都表示:经常浏览学校官方网站,尤其喜欢看常信日记,从老师同学的文章里了解大学的一些情况。许宝豪对软件学院时老师写的一篇关于“批评学生在宿舍只知道上网”的日记印象很深,“原来大学老师并不像之前认为的那样不管学生。这次来到学校,更是面对面和很多老师有接触,觉得常信院的老师很和蔼、很平易近人。

  王鹏钧则对“微常信”如数家珍:“院团委的陆艳老师、电子学院的罗锦红老师,我都从微信上了解他们的故事。还有就是关于一些学霸、特长生的优秀事迹。不过,我觉得微信可以发一些真实的课堂小视频,让我们这些未报到的大一新生提前感受一下课堂。

  家长带孩子感受大学文化  建议高校开拓家长反馈平台

  大学新村的居民王先生带这自己正在上中学的孩子来参观校园并感受大学文化。他向记者表示:平时下班后也会带着孩子在大学城各个学校散步,但是像这种大规模的“开放日”活动则是第一次体验。

  “常信院的图书馆比较大气宏伟,也比较个性化、生活化,尤其是一楼的北角奶茶店的设计是其他高职没有的,学生在图书馆学习之余还可以休闲,是个不错的地方”。他对自己孩子以后的大学生活也提出了一定的期许:希望孩子以后所在的大学也能像常信院一样,学生可以有丰富的校园文化生活、艺术体验以及专业实践。此外,他从一个家长的角度对包括常信院在内的高校提出了一条建议:“可以在微信平台开拓家长反馈区,拓宽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的联系,创建班主任与班级学生家长交流群,让家长及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

  据了解,本次校园开放日活动是常信院为贯彻落实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做好“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而开展的一项重要活动,旨在向社会展示学院优秀的办学成果及公共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