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你听“两会”上“教育”的声音

15.02.2015  23:17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固本强基、跨越振兴的基础工程,是推进民生建设标本兼治、长短结合的重要途径,是实现藏区社会公平正义、长治久安的决定因素。随着我州各项教育事业发展政策相继出台,阿坝教育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

  又到了一年“两会”时,今年委员们又会提出哪些教育提案?记者带你一起走进“两会”,听委员们如何为阿坝州教育建言献策。

  加大我州中小学、幼儿园学校食堂硬件建设投入力度

   【委员声音】

  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关系广大师生身心健康,关系社会和谐与稳定,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州各级监管部门和教育部门在当地政府领导下,密切合作,不断强化学校食堂监督管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形势明显好转。但是各县发展不平衡,除汶川、理县、茂县等县在“5·12”灾后重建中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和师生就餐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外,其余县尤其是草地几县的学校食堂基础设施却仍十分落后,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的基础条件十分薄弱,设施设备不完善,食品加工、储存和学生就餐条件十分简陋,食堂设置不合理,学校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和监管难度较大。

   【委员建议】

  【唐小青】:州县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进一步加大学校食堂特别是农村学校食堂的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把学校食堂建设纳入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等相关教育工程。

  【洪秀英】:各级教育部门在学校规划、建设(包括改建、扩建)过程中应统筹考虑食堂设施和条件的改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管理有关要求,设置食品原料处理、食品加工、贮存等场所,配备相应的冷藏、清洗消毒、防蝇防鼠、洗手等设备或设施,改善食堂卫生条件,最大限度地消除食品安全隐患。

  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和生理健康

   【委员声音】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老师们承受着巨大压力。除了家长和社会对老师的高要求,更多的是学生学习状况、工作负荷、考试压力、自我发展需要、学历职称、地区差异、工资待遇等。这些因素使老师们的工作强度加大,并在时间上延长,从而造成教师焦虑、忧虑、烦恼、抑郁、愤怒等现象,长期下来也导致生理上的异常或病变,表现为情感失控、失眠、食欲不振、喉炎,过早白发,还导致许多教师旷教、想改行、想提前退休,影响正常工作。教师只有保持健康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才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效率,才能有利于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教育健康发展。

   【委员建议】

  【马惠明】:为老师创造轻松的工作环境,增设老师锻炼场所。

  【曹邦英】:完善绩效考评和解决地区待遇上的不公平,采取措施减轻教师(特别是县城教师)负担。

  【陈晓丽】:制定相应的措施,联合社会机构开展教师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活动,不断提高教师的心理素质,定期不定期地为中小学教师进行健康体检。

  原标题:带你听“两会”上“教育”的声音

  稿源:中国青年网

  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