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预警信号来了别不在乎

10.04.2016  09:56

  4月11日为“世界帕金森日”。帕金森病通常出现在50-65岁的中老年人群中,60岁以上人群患病率约为1000/10万,并且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此外,遗传也是导致患病的一个因素,如果直系亲属患有此病,那么亲属患病风险将增加4%-9%。不过,江苏省老年医院(江苏省省级机关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张志宇指出,即便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也不要紧张焦虑,更不能悲观绝望,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有许多方法可以缓解病情、改善症状、维持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记者了解到,很多人因为帕金森病无法根治,当家人或自己患上帕金森后就非常恐惧,觉得只能被动等待病情的恶化。实际上,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的渐进性变性疾病,多数患者病情进展比较缓慢,如果接受合理的医疗救治和家庭关怀,一些保持乐观、意志坚强、家庭和睦的病人,身体在15-20年内还能保持较好的功能和长久的生活自理能力。张志宇介绍,老年人如果被诊断为帕金森病,不要紧张焦虑,更不能悲观绝望,帕金森病是一种慢性疾病,临床上有许多方法可以缓解病情、改善症状、维持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如果怀疑自己或者家里老人有可能患上帕金森病,应该及时去医院检查、治疗。通常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对于早期病情较轻的患者,可以不用药物治疗,通过理疗、医疗体育、太极拳、按摩针灸等康复锻炼手段,就能够维持患者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对于症状较重的患者,通过补充多巴,并根据用药后的病情变化情况,加用多巴胺受体激动剂、B型单胺氧化酶抑制剂、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抑制剂、抗胆碱药及神经营养剂,加上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鼓励患者主动运动,如穿衣、吃饭、洗漱,加强关节运动,也可以尽可能保持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在这里,张主任提醒,帕金森病患者运动、劳动应适量,患者在活动时身边最好有人照看;最后,帕金森病患者还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治疗。

  对于帕金森病患者,康复理疗将贯穿于整个病程,家人应鼓励能运动的患者重拾生活希望、主动运动,帮助运动受限的患者进行被动运动、按摩针灸,这样能够尽可能地保持患者长时间的运动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在人生的道路上有更多的选择。

  此外,针对人们对帕金森的一些误解,张主任也给出了相应的解释。出现身体或局部颤抖就一定患有帕金森?张主任介绍,在众多疾病中,不仅帕金森病有颤抖症状,还有一些疾病同样会导致颤抖,如:中毒、外伤、脑动脉硬化、心理焦虑等,都有可能导致颤抖;某些保健品可以根治帕金森病?张主任提醒大家,至目前为止,帕金森病是不能根治的,对帕金森病的治疗主要是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希望大家不要因为偏信保健品而耽误治疗时间;帕金森病等同于老年痴呆?老年痴呆的主要症状是智力下降、记忆力减退,病人常常疑神疑鬼;而帕金森病患者的智力和记忆力都是正常的,主要症状是肌肉僵硬、手抖、动作迟缓等,在照顾帕金森病患者时千万不要把其当成老年痴呆患者,这样会给患者带去巨大的心理负担。

  最后,张主任提醒,中老年人应提高警惕、重视帕金森病,在老年患者中,有部分患者表现的症状可能并不典型,仅有运动迟缓、肢体僵硬,而无明显的震颤,这让很多人常常忽视患帕金森病的可能,认为只是人老后功能减退的表现,而没有去专科就诊,致使诊断延误,使病情进展到较严重的阶段,甚至有的出现跌倒骨折后,住院期间才明确诊断病情。所以,当家里老人出现行走缓慢、易疲劳、肌肉酸痛、进食时间延长、床上翻身困难、写字笔画不整齐等情况时要加以警惕,及时带老人去专科就诊,尽早治疗,让帕金森病患者有重新规划生活的机会。

  通讯员张婷记者华琳月

编辑: 刘明